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调古

标题包含
调古
调古人能听,眉长世共妍。 家山夕阳外,心事落鸥边。 弟妹知何在,风尘祗自怜。 孤灯照危坐,不是少林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倾听古人的教诲,长长的眉毛与世人共享美好的容颜。 家乡远在山巅,夕阳正落在外面的山丘上,心事落在海边的鸥鸟旁。 兄弟姐妹如今在哪里呢?在这尘土飞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独自悲怜。 孤灯下我独自沉思,这并非什么少林寺的禅修之道。
去完善
释义
1. 调古:指音乐的曲调古老。 2. 人能听:即他人能够欣赏的曲调。 3. 眉长:形容女子的眉毛秀美。 4. 世共妍:世人共同赞美。 5. 家山:故乡的山。 6. 夕阳外:形容远处的夕阳。 7. 落鸥边:靠近落鸥的地方。 8. 弟妹:兄弟姐妹。 9. 知何在:知道他们在哪里。 10. 风尘:世俗纷扰。 11. 祗:只有。 12. 自怜:自我怜悯。 13. 危坐:正襟危坐。 14. 少林禅:佛教禅宗的一种修行方式,强调内心的清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调古》描绘了诗人身处尘世的孤独与忧郁。诗的首联以“调古人能听,眉长世共妍”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敬意以及自己在尘世中的无奈。颔联“家山夕阳外,心事落鸥边”则通过对家乡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之情。颈联“弟妹知何在,风尘祗自怜”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尘世的孤独,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尾联“孤灯照危坐,不是少林禅”则以孤灯和危坐的形象,展现了诗人身处红尘之中却无法摆脱的困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堪称一首难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调古》是南宋诗人严粲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正值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诗人的生活经历也颇受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金榜题名。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寻求报国的机会。 在南宋末年,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政治腐败现象严重。外患方面,金兵屡次南下侵扰,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严粲的创作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这首诗《调古》正是严粲在时代动荡和个人际遇的双重影响下创作的。他用“古人言”的形式,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守信念、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