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怀
几出东堂谢不才,便甘闲望故山回。
翻思未是离家久,更有人从外国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多次请求离开东堂不再参加这次活动,因为我想回到我的家乡过悠闲的生活。想到我并没有离家太久,又听说有来自外国的人来到这里。
去完善
释义
《抒怀》:这是一首名为“抒怀”的古代诗词,作者为张蠙。
1. 东堂:古代指皇宫或官署的正厅。
2. 不才:无才能的人,自谦之辞。
3. 故山:故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
4. 翻思:反复思考。
5. 离家久:离家时间很长。
6. 外国:古代对于本国的称呼,也可以理解为外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古诗。诗人在东堂多次被辞退,感到自己才华得不到施展,所以选择回归故乡,过上闲适的生活。然而,诗人又想到离家的时间并不长,还有人在异国他乡漂泊,不禁心生感慨。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遭遇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忘关心和关爱那些仍在异乡为异客的人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抒怀》是唐代诗人张蠙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10年至911年间,此时正值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张蠙正身处战乱纷飞的年代,他曾担任过南唐将领,参与了平定割据一方的军阀吴皓的战争。这场战争历时多年,使得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蠙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痛苦,因此他在诗歌中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战乱中的百姓生活。
与此同时,唐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宦官当道、藩镇割据等问题也愈发严重,这使得民众的生活更加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蠙的诗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