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梧月
早岁出山交识广,晚年闭户子孙单。
酒边谈笑俱成史,病后风骚尚可坛。
直向九泉寻辈行,肯留百世说艰难。
江空云冷衣冠尽,猿鹤羞人指亦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年离开家乡结交广泛,老年闭门独处子女孤单。
席间谈论皆成历史故事,病愈之后仍能继续诗坛。
一直寻找前人的足迹,不肯留下百世的艰难。
江天空阔衣冠已矣,猿猴和仙鹤也难以为情。
去完善
释义
1. 朱梧月:是诗中人物名字。
2. 早岁:早年。
3. 山:这里指代山林隐居生活。
4. 交识广:交际广泛。
5. 晚年:晚年的生活。
6. 闭户:闭门,不和外界交往。
7. 子孙单:只有单一的子孙后代。
8. 酒边谈笑俱成史:形容酒后聊天交流的内容都成为了历史记载。
9. 病后风骚:生病之后的风雅之情。
10. 可:能够。
11. 坛:文坛,文学领域。
12. 直向九泉寻辈行:表示要到地下去寻找同辈的人。
13. 肯:愿意。
14. 留百世说艰难:留下百年的辉煌岁月。
15. 江空云冷衣冠尽:形容社会地位已经没有了。
16. 猿鹤羞人指亦弹:这里的“猿鹤”指的是那些隐居山林的人,他们不愿意再被世人所知,就像是害羞的猴子一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朱梧月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品性。首联描述了朱梧月早年交际广泛,晚年却孤独度日的情景。颔联则以“谈笑”和“风骚”两词表现了朱梧月的才情与文采,充分展示了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朱梧月的敬仰之情,认为他虽离世已久,但他的作品仍将流传百世,使后人敬仰不已。尾联则以江空、云冷、衣冠尽等词勾勒出一个荒凉寂寥的画面,表达了对朱梧月的哀悼和对往事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形象生动而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朱梧月》是清代诗人刘应凤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作品表达了对友人逝世的悼念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清朝初期,当时的社会风气较为保守,但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依然活跃。
在刘应凤所处的时代,科举制度依然是士人追求功名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科举制度的局限性,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难以在官场上施展抱负,因此他们寄情于诗词歌赋,以抒发心中的情感。刘应凤便是其中之一,他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但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与友人朱梧月的交往中,刘应凤深感其才情横溢,两人在诗词创作上相互欣赏、相互激励。然而,天妒英才,朱梧月不幸病逝,这使得刘应凤陷入了极大的悲痛之中。为了表达对友人的哀思,他创作了这首《挽朱梧月》,以此来悼念这位逝去的友人,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