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独坐
香杀柑花麝不如,晚窗重理读残书。
饥乌只道无人在,偷觑盆池一个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香气熏杀柑橘花与麝香也无法比拟,傍晚时分在窗户旁重新整理阅读未读完的书。饥饿的乌鸦以为无人在家,偷偷窥视着盆景池塘中的一条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斋:即书房。
2. 香杀柑花麝不如:表示香味浓郁。香杀,香气浓烈。柑花,橙子类植物的花朵。麝,麝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3. 晚窗:傍晚的窗户。
4. 重理:再次整理。
5. 读残书:阅读未读完的书。
6. 饥乌:饥饿的乌鸦。
7. 只道:认为,以为。
8. 偷觑:偷偷地看。
9. 盆池:小型池塘,这里指鱼缸。
去完善
赏析
《斋中独坐》这首诗歌以诗人的观察视角展示了一个人独处时的宁静与孤独。诗人以香气四溢的柑花和麝香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在夜晚的窗前,诗人重新整理阅读剩下的书籍,反映出他内心的沉静和对知识的热爱。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却被饥饿的乌鸦打破,它们误以为周围无人,偷偷窥探着诗人眼前的盆池中的鱼。这一情景使得原本宁静的氛围变得有些紧张,暗示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不测。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动、静事物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斋中独坐》是南宋诗人郑会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从诗中的内容可以看出,此时正是国家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
郑会,字有极,号石谷,祖籍福建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他是南宋末年的士人,曾任汀州推官等职。在那个时代,郑会因政治斗争失势,被迫离开官场,回到家乡福建长溪。此后,他在家中过着隐居生活,以诗文自娱。
在南宋末年,国家局势日益恶化,金兵南侵,南宋朝廷内外交困。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因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现实的不满,纷纷投身文学创作,抒发心中的感慨。郑会也不例外,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描绘个人心境和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斋中独坐》是郑会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一首代表作品。诗中描述了他在斋中独坐时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首诗虽然短小,但却深刻地反映了南宋末年文人阶层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状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