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孔炳先归宜春
微吟五个字,客路惜年华。
人世谁无别,子行吾忆家。
湿云生竹菌,晴雪噤梅花。
明日烟波远,孤舟自煮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低声细语五字,离家在外珍惜时间。人生离别在所难免,你离去时我思念家园。湿润的云朵孕育出竹林蘑菇,晴天积雪使梅花安静无言。明天就要踏上远方的旅程,独自在舟上煮茶自酌。
去完善
释义
1. "五个字":指五言诗的体裁。
2. "客路":这里指的是旅人行程中的道路。
3. "年华":泛指时光或年龄。
4. "子行":此处是指孔炳先即将离去。
5. "吾忆家":回忆自己的家乡。
6. "湿云生竹菌":湿润的云朵在竹林中滋生出竹菌。
7. "晴雪":晴朗天气时的雪花。
8. "噤梅花":此处描述的是雪后的梅花含苞待放的样子。
9. "烟波":这里指江河湖海的波涛。
10. "孤舟":独自一人驾船。
11. "煮茶":烧水煮茶,品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孔炳先归宜春”,实为郑会对友人离去时的留恋与惋惜之情的抒发。诗人通过对客路的描绘、对别离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关切,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经历与世事无常的深刻领悟。
首联以“微吟五个字,客路惜年华”开篇,诗人以“五个字”起句,形象地传达了诗歌所传达的简洁明了之感,同时通过“惜年华”表达了对离别时光的珍视和无奈。
颔联诗人感慨“人世谁无别,子行吾忆家”,表达出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离别的命运,但诗人在这种伤感中并没有沉溺太久,而是以一种更达观的态度来看待人生的离别。
颈联则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中的“湿云生竹菌,晴雪噤梅花”,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旺盛与自然界的美好。同时,这两句也暗含了四季交替的自然规律,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尾联“明日烟波远,孤舟自煮茶”,是对友人未来的期许,也是诗人自身的自我安慰。诗人用“孤舟自煮茶”这一情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人生困境的勇气与从容。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哀伤又有豁达,在形式上保持了五言诗的传统特色,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孔炳先归宜春》是南宋诗人郑会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南宋与金国南北对峙。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郑会是南宋著名文人,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对政治失望,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生活。孔炳先则是郑会的朋友,他当时正要返回故乡宜春。
在诗中,郑会表达了与孔炳先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他即将离开的惋惜之情。同时,他也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对于故乡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充满了离别时的伤感,但也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