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田耕叟
五字推敲苦,君来尉所思。
眼虽如旧识,心即要相知。
屋冷云归早,窗深月过迟。
过从无百步,清话绻论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多次锤炼才成诗,你的到来让我感到愉悦。
虽然眼神熟悉如初见,内心却想要深入了解彼此。
房间寒冷让云朵早早回归,窗户深邃让月亮来去都晚。
从你的言行中似乎没有百步之遥的距离感,清雅的谈话让人依恋。
去完善
释义
1. 田耕叟:指田野间耕种的老人。
2. 五字推敲:唐代诗人贾岛在僧舍写作“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一联时,想了三年还没有想出好句子。一天晚上他骑在驴上作推敲之状,恰遇韩愈车骑相随。韩愈问明情况,建议将原句中的“独行”改为“独恨”,“数息”改为“数折”。后人因以“推敲”为斟酌字句的典故。这里指的是郑会与友人认真讨论诗句。
3. 尉:安抚。
4. 如旧识:像过去认识的人一样。
5. 要:同“邀”,邀请。
6. 无百步:形容距离很近。
7. 清话:闲谈;谈论清雅之事。
8. 绻论语:漫无边际地谈论诗书学问。
去完善
赏析
郑会的这首《答田耕叟》表达了与友人交流诗词创作的愉悦情景。首句“五字推敲苦”揭示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用心与勤奋。接下来以“君来尉所思”邀请朋友一同参与讨论,共享诗思的乐趣。三四句“眼虽如旧识,心即要相知”传达了尽管两人相识已久,但仍渴望心灵相通的真挚情感。五六句“屋冷云归早,窗深月过迟”描绘了诗人所在环境中的萧瑟气氛,反衬出友情的光亮。最后两句“过从无百步,清话绻论语”表达的是诗人与朋友共度时光的快乐,而他们的清谈话题,自然离不开那灵动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田耕叟》是南宋诗人郑会的一首田园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大约是1279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国家正处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郑会生于书香门第,年少时即有才名,但因遭遇家道中落,科举屡试不第,颇不得志。晚年他出任福建兴化军通判,恰在此时,金国南侵,中原沦陷,南宋朝廷退至福建一带。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郑会以诗言志,写下这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答田耕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的隐逸之志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以“临流数首诗,相与握手中”为引子,表现了他与田耕叟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在山野之间共享自然美景的惬意时光。
诗人通过描述田野景色和农耕生活,展现了农村宁静和谐的景象。他以“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村家又几般”等诗句,形象地描绘出绿色桑叶映衬着平原的壮观画面,以及对农忙时节村民欢快劳作场景的赞美。同时,诗人还抒发了对丰收景象的期待,以及对乡土风情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