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岘坡过扬州
轻衫湿雨过淮东,鹤背功名酒一中。
歇马不须寻古事,隋家陵树正秋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湿润的淮东地区时,我的衣裳都沾湿了雨水,我骑着仙鹤寻找名誉和成功,喝一杯美酒来庆祝。暂且停下马来不必去追寻古代的历史,因为那隋朝的陵墓上树木正摇拽在秋风中。
去完善
释义
《送程岘坡过扬州》是宋代诗人郑会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该诗的词句注释:
1. 轻衫湿雨过淮东:淮东,指淮河以东的地区,这里指扬州一带。这句意思是,程岘坡穿着轻薄的衣衫,冒着细雨走过淮东地区。
2. 鹤背功名酒一中:鹤背,形容山峰高耸如鹤之背。这句意味着,程岘坡在山上饮酒庆祝功成名就。
3. 歇马不须寻古事:歇马,停下来休息。这句是说,不必寻找古代的故事来消磨时光。
4. 隋家陵树正秋风:隋家,指隋朝。陵树,指墓地的树木。这句描述了当时的环境,隋朝皇帝的陵墓附近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送程岘坡过扬州》中,郑会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抒发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感慨。诗的开头,“轻衫湿雨过淮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穿着湿漉的衣衫,冒着细雨,渡过淮河,向东行进的场景。紧接着,“鹤背功名酒一中”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希望他在短暂的逗留中能够取得功名,实现自己的理想。
诗的第二句“歇马不须寻古事”,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在这里,“歇马”象征着暂时休息,而“寻古事”则表示缅怀历史。诗人认为,在短暂的停留中,不必过于关注那些古老的故事,因为它们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法改变。接下来的“隋家陵树正秋风”一句,则通过描绘隋炀帝陵墓周围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历史感的抒发,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又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这种情感与哲理的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送程岘坡过扬州》是南宋诗人郑会在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所创作的。郑会是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其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
在淳熙年间,南宋朝政腐败,金国入侵,战争频发。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为国家安危担忧。郑会作为当时的知名文人士大夫,同样关心国家命运,他时常通过诗歌抒发对国家的忧虑和期待。
在这个时期,郑会结识了好友程岘坡,两人志同道合,共同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然而,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他们的生活并不安定。在送别程岘坡前往扬州时,郑会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这首诗中,郑会以雄浑的笔力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他们离别时的情景,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许。同时也表达了他们作为文人墨客,虽身处困境,却依然坚守信念,关注国家大事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