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斋
乱叶不停风衮衮,狂澜既倒浪滔滔。
碧潭深处无人见,归尽浮云月正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纷乱的树叶在风中翻滚,汹涌的波浪澎湃而来。
深藏在碧绿潭水之中的事物无人得见,浮云散尽时月亮高悬夜空。
去完善
释义
《定斋》:作者是郑会,字文谦,南宋官员、学者、诗人。定斋是他的号。
1. 乱叶不停风衮衮:意指树叶在风中不停地飘落。衮衮,指连续不断的风声。
2. 狂澜既倒浪滔滔:比喻国家形势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狂澜,比喻动荡的局势;既倒,已经平息的意思;滔滔,形容水势浩大。
3. 碧潭深处无人见:此句描绘了碧潭深处在夜色中难以被人发现的情况。碧潭,即清澈的潭水。
4. 归尽浮云月正高:寓意诗人在明月下心中充满宁静与安详,一切烦恼都已经消散。归尽,表示一切归隐;浮云,表示不重要的东西或烦恼;月正高,表示月光正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诗中的“乱叶”和“狂澜”形象地刻画了风吹叶落的景象以及波浪汹涌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无尽力量和神秘莫测。而“碧潭深处”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尽管外部世界纷繁复杂,但人们依然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一片净土。最后,诗人以“浮云月正高”作为结尾,表达了无论世事如何变幻,都应保持超然物外的态度,追寻更高的人生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定斋》是南宋诗人郑会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年-1200年)。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达成和议,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郑会,字文谦,浙江温州人,他在年轻时曾游历京师,但因战乱而返回江南,此后他致力于学术研究,并且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他的诗词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表达了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感慨。
在《定斋》这首诗中,郑会描述了自己在书斋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其对平静生活的热爱。诗中的“定”字,既指书斋的安定环境,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夜雨芭蕉”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特色。
总的来说,《定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以及郑会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