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黄叔敏许惠水栀子

标题包含
黄叔敏许惠水栀子
八觚台子浄无尘,六尺屏风一欠伸。 忽忆西家水栀子,多时愁杀读骚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八角亭子里干净无尘土,六尺屏风后伸着懒腰。 忽然想起西边那家的水栀子,长久以来让读书人感到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八觚:指八角形的画桌。 2. 六尺:指屏风的宽度。 3. 西家:这里指的是黄叔敏的家。 4. 水栀子:即栀子花,花白而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会在一个清静的环境中突然想起邻居家的水栀子花,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首句“八觚台子浄无尘”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八觚台子和六尺屏风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喜欢使用的器物,象征着文人的清高与脱俗。接下来“一欠伸”表现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放松的状态,仿佛在享受短暂的宁静。然而,诗人突然想起了“西家水栀子”,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乡愁之中。最后一句“多时愁杀读骚人”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痛苦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屈原的同情和理解。整首诗以平静的笔触表达出强烈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黄叔敏许惠水栀子》是南宋诗人郑会的作品。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即南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南宋建立。郑会作为南宋文人,对时事有着深刻的关注和理解。 在创作这首诗时,郑会正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他曾担任过临安府司户参军、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等官职,但后因种种原因辞官回乡。在这段时间里,郑会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关注民间生活,并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关注。 在《黄叔敏许惠水栀子》这首诗中,郑会描述了当时乡村百姓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此外,他还通过描绘水栀子的形象,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充分展示了郑会在田园山水间的审美情趣和诗歌创作才能,同时也反映出南宋时期农村生活的景象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