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余判院
新篇如许好,欲和费沉思。
相聚不为浅,能吟独未知。
柳含春细细,梅待雪迟迟。
重碧沽官酒,今当与说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的现代白话文翻译如下:
新写的诗篇如此美好,想要唱和却需要深思。
我们的相聚时间虽然不长,但能够一起吟咏诗歌却是难得的缘分。
柳树悄悄孕育着春天的气息,梅花期待白雪的陪伴。
让我们品尝这醇厚的美酒,一起谈论诗词的美好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酬:这里指写诗答谢的意思。
2. 余判院:余是主语,判院是对官员的称呼,但具体指的是谁需要进一步查询资料。
3. 新篇:指新的诗篇或作品。
4. 如许:如此。
5. 好:优秀。
6. 和:这里指写诗唱和的意思,即回应前人的诗作。
7. 费沉思:花费很多时间来思考如何回应。
8. 相聚:一起相聚。
9. 不为浅:时间并不短。
10. 能吟:擅长写诗的人。
11. 独未知:自己却不太了解对方的情况。
12. 柳含春:柳树象征着春天到来。
13. 细细:形容柳叶细小,也可理解为仔细。
14. 梅待雪:梅花等待着雪的到来。
15. 迟迟:缓慢。
16. 重碧:深绿色。
17. 沽官酒:买的官酒。
18. 今当:现在应该。
19. 与说诗:与对方谈论诗歌。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以“酬”为主题,表达出诗人郑会对余判院的敬意与欣赏。首联指出对方的诗篇美好,而自己要想唱和却需要深思熟虑。颔联通过“相聚”的叙述,描绘出两人友谊深厚。颈联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枝新绿、梅花待雪的美景。尾联则意味着诗人想要共享美酒、共谈诗歌的美好时刻。整首诗情感真挚,音韵和谐,展现了郑会的才华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余判院》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郑会所作,创作于公元1156年左右。在这一年里,南宋政局相对稳定,诗人在观察世界的过程中,有闲暇时间思考人生、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郑会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受到宋朝科举制度的熏陶,政治抱负颇高,渴望为国家效力。然而当时朝政腐败、战乱频繁,导致他多次科举失利,未能实现心中的理想。这段时间里,郑会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时局的忧虑相互交织,让他在诗歌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1156年前后,正是南宋与金国关系紧张的时期,两国战事不断,民间疾苦丛生。郑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对民生疾苦表现出深深的关切。他在《酬余判院》一诗中,以含蓄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时局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