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贾黄中

标题包含
赠贾黄中
七岁神童古所难,贾家门户有衣冠。 十人科第排头上,五部经书诵舌端。 见榜不知名字贵,登筵未识管弦欢。 从今稳上青云去,万里谁能测羽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七岁的神童自古以来就不多见,贾家的门庭中却有着诸多的才子佳人。在科举考试中,十位才子名列前茅;他们熟悉五部经典的经书,能将之诵于口舌之间。尽管在榜单上看到名字就令人尊敬,但他们还尚未见识过筵席上的音乐与美食。如今,他们已在稳步走向青云之上,翱翔万里,任谁也难以猜测他们的辉煌未来。
去完善
释义
1. 神童:天资聪颖的儿童。 2. 贾家:指贾黄中的家族。 3. 衣冠:泛指官员或士人。 4. 十人科第:指贾黄中考取进士时的成绩排名。 5. 五部经书:指儒家的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6. 见榜:指看到科举考试放榜的结果。 7. 名字贵:指贾黄中的名字在榜单上的位置较靠前。 8. 登筵:指参加宴会。 9. 管弦欢:指欣赏音乐表演。 10. 青云:比喻高官显位。 11. 万里谁能测羽翰:意指贾黄中有远大的前程,无人能预测他的成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贾黄中的才学与成就的,用以表现贾黄中的聪明才智和少年得志的事迹。其中“七岁神童古所难”一句写出贾黄中的早慧之处,以突显其才华横溢的形象。随后用“贾家门户有衣冠”表明贾黄中出自名门世家,以家族荣誉对其进行赞美。接着的“十人科第排头上,五部经书诵舌端”则具体描述了贾黄中的学术造诣和成就。随后的“见榜不知名字贵,登筵未识管弦欢”描绘了他虽已功成名就,但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最后的“从今稳上青云去,万里谁能测羽翰”则预示着他未来必将大展宏图,无人能预料他的高度。全诗通过对贾黄中的赞美,表达出对才智之士的高度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贾黄中》这首诗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学者、政治家李昉所作。此诗约作于公元940年左右,此时南唐正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 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李昉在南唐朝廷担任要职,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的才学受到了皇帝李煜的赏识和重用。然而,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李昉的人生际遇却并非一帆风顺。他与当时的朝臣贾黄中的关系颇有一些波折。贾黄中才华横溢,却因性格倔强、不善逢迎而受到排挤。李昉对贾黄中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写下这首充满激励的诗篇。 在五代十国这一特殊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而南唐却相对安定。这种时代背景使得南唐成为了文人士子们的避风港。李昉在这一时期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为南唐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