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相攻偶成长句寄秘阁侍郎
衰病增加我斗谙,头风目眩一般般。
纵逢杯酒都无味,任听笙歌亦寡欢。
朝退便思亲枕簟,客来多倦著衣冠。
行行渐近悬车岁,转恐君恩报答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着疾病逐渐加重,我的体质越来越差,头疼和眩晕的感觉经常交替出现。即使面对美酒佳肴也失去了兴趣,聆听华丽的音乐也不能让我感到快乐。早晨下班回家后就只想靠在枕头上休息,而面对访客时总是显得疲惫不堪,甚至懒得穿戴整齐。时光荏苒,我已经临近退休的年龄,心中忧虑如何回报君王对我的知遇之恩。
去完善
释义
1. 衰病:身体衰弱、疾病困扰的境况。
2. 斗谙:熟悉,通晓。这里指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加深。
3. 头风:中医学上的一种病症,表现为头痛、头晕等。
4. 目眩:视觉模糊,看东西旋转不定。
5. 一般般:程度相似、程度相当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头风和目眩的症状。
6. 纵逢:即使遇到。
7. 杯酒:喝酒,此处指饮酒作乐的事情。
8. 任听:任凭听到。
9. 笙歌:指演奏笙这一类乐器和唱歌的娱乐形式。
10. 寡欢:感到欢乐的情绪减少,不愉快。
11. 枕簟:枕头和竹席,指睡觉的地方。
12. 行行:慢慢行走。
13. 渐近:逐渐靠近。
14. 悬车岁:古人以七十岁为悬车之年,表示辞官退休的年龄。
15. 转恐:转而担心。
16. 君恩:皇帝的恩典,此处指皇上的任用之恩。
17. 报答难:难以回报恩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昉在年老多病之际的复杂心境和感受。首联“衰病增加我斗谙,头风目眩一般般”,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随着年龄增长、疾病困扰的现实状况。这里“斗谙”是指对疾病的抗争,而“头风目眩”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病痛的感受。颔联“纵逢杯酒都无味,任听笙歌亦寡欢”,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病痛折磨下,对往昔乐趣的淡然态度,反映出诗人此刻心灵上的无奈与挣扎。颈联“朝退便思亲枕簟,客来多倦著衣冠”,则是诗人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厌倦和对人情世故的疲倦之感。而尾联“行行渐近悬车岁,转恐君恩报答难”,作者面对自己的退休之年,深感辜负了皇恩,既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之心,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报效朝廷的担忧之情。整首诗以一种深沉、内敛的方式,揭示了诗人在老病之中的心路历程,显现出诗人以朴实无华的文字揭示内心世界的高超技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老病相攻偶成长句寄秘阁侍郎》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诗人李昉在晚年创作的一首抒发自己老年疾病困扰的长篇诗句。李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重要文人,历任御史大夫、秘阁侍郎等职,以其博学多才和文采飞扬的文学才能闻名于世。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唐后主李煜统治的中后期,也就是公元960年左右。此时的南唐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北方的后周政权对其虎视眈眈,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作为一介文臣,李昉虽然位居要职,但面对国家的困境也深感无力。
在这个特殊时期,李昉不幸身患重病,饱受疾病的折磨。他在这段艰难的时光里,既感叹命运的不公,又担忧国家的前途。在病痛的折磨下,他创作了这首《老病相攻偶成长句寄秘阁侍郎》,以此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
去完善
相关诗词
自过节辰又逢连假既闭关而不出但欹枕以闲眠交朋顿少见过杯酒又难独饮若无吟咏何适性情一唱一酬亦足以解端忧而散滞思也吾弟则调高思逸诚为百胜之师劣兄则年老气羸甘取数奔之诮恭依来韵更次五章以自喜身无事为首 其二
自过节辰又逢连假既闭关而不出但欹枕以闲眠交朋顿少见过杯酒又难独饮若无吟咏何适性情一唱一酬亦足以解端忧而散滞思也吾弟则调高思逸诚为百胜之师劣兄则年老气羸甘取数奔之诮恭依来韵更次五章以自喜身无事为首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