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独赏牡丹因而成咏

标题包含
独赏牡丹因而成咏
遶东丛了遶西丛,为爱丛丛紫闲红。 怨望乍疑啼晓雾,妖饶浑欲殢春风。 香苞半绽丹砂吐,细朵齐开烈焰烘。 病老情怀慢相对,满栏应笑白头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东边的花丛绕了一圈,又绕到了西边的花丛,只为了欣赏那些紫色和红色的鲜花。 它们似乎在抱怨黎明前的雾气,又像是在魅惑春风。 花瓣刚刚绽放,露出里面的朱砂红,像小火焰一样热烈地开放着。 我慢慢地欣赏这些花朵,仿佛听到它们嘲笑我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去完善
释义
1. 遶:环绕;围绕。 2. 东丛:东边的牡丹花丛。 3. 了:完成;结束。 4. 西丛:西边的牡丹花丛。 5. 爱:喜欢;喜爱。 6. 紫闲红:紫色的花朵与红色的花朵相间,形成一种闲暇的感觉。 7. 怨望:怨恨;不满。 8. 乍疑:忽然产生怀疑。 9. 啼晓雾:清晨的雾气像是在啼哭。 10. 妖饶:艳丽多姿;婀娜多姿。 11. 浑欲:完全要。 12. 殢春风:被春风所陶醉。 13. 香苞:香气的花苞。 14. 丹砂:红色的朱砂。 15. 细朵:小花瓣。 16. 烈焰烘:火焰般的热情。 17. 慢相对:慢慢地欣赏。 18. 满栏:满溢的花栏。 19. 应笑:应该嘲笑。 20. 白头翁:白发苍苍的老人,作者自喻。
去完善
赏析
《独赏牡丹因而成咏》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文人李昉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赏牡丹为题,表达诗人孤独、怀旧和岁月流逝的感慨。首联描述诗人围绕东西两丛牡丹观赏,“紫闲红”色彩艳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颔联进一步描绘牡丹花像含泪的仙女,妖娆地纠缠着春风,形象生动。颈联通过“香苞”“丹砂吐”“细朵”“烈焰烘”等词汇描绘牡丹花开的过程和怒放的生命力,彰显了牡丹之美。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年华已逝、岁月不饶人的惆怅心情,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往美好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独赏牡丹因而成咏》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诗人、政治家李昉创作的一首赞美牡丹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唐后主李煜时期(961-975年),这一时期南唐国势日衰,但宫廷文化繁荣,诗歌创作十分活跃。 李昉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较为复杂。他原本是南唐的一位文臣,后来因为受到政治斗争的牵连而被贬为庶民。然而,他在民间依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为主题,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 在《独赏牡丹因而成咏》这首诗歌中,李昉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