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依韵奉和见贻之什且以答来章而歌盛美也

标题包含
依韵奉和见贻之什且以答来章而歌盛美也
逢丘深静养疏慵,角枕斜欹数过鸿。 万事不关思想内,一心长在咏歌中。 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 共说圣君偏注意,朝昏须作黑头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丘深处的静谧环境中修养身心,斜靠在枕头上看着鸿雁飞过。 任何世事都无法干扰我的思绪,我的心灵始终沉浸在诗歌的创作之中。 我仪态出众,气度非凡,弹奏的古琴音乐也透露出一股古朴的风味。 人们都说皇帝对我非常关注,早晚都会让我成为国家的重臣。
去完善
释义
1. 逢丘:地名,位于山东。 2. 深静养疏慵:在深静的田园生活中调养自己的懒散性情。疏慵,指懒散无拘束的性情。 3. 角枕:古代一种头枕,常用兽角制作。 4. 斜欹:斜靠。 5. 数过鸿:数次看到大雁飞过。 6. 昂藏:高大的样子。 7. 鹤貌:形容相貌英俊,风度翩翩。 8. 冷淡琴声:指弹奏的琴音淡雅。 9. 有古风:具有古人的风度。 10. 圣君:指君主或皇帝。 11. 朝昏:早晚,一日之间。 12. 黑头公:古代称高官的一种说法,出自《汉书·贾山传》。这里泛指朝廷重臣。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李昉以宁静的田园生活为背景,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通过描述自己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境界。 首联“逢丘深静养疏慵,角枕斜欹数过鸿”,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田园生活中的自在情景,即使身处僻静之地,内心依然平和安静。颈联“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表现诗人的非凡气质和高雅情操,以及对古风的推崇。尾联“共说圣君偏注意,朝昏须作黑头公”则表达了诗人对圣君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依韵奉和见贻之什且以答来章而歌盛美也》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李昉所作。李昉(925-996年)字明远,祖籍赵州栾城,其曾祖父因避乱迁家于徐州。他自幼聪慧,7岁能文,后因文学才能被南汉主刘崇征召为翰林学士承旨,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成为南汉实际上的宰相。 当时,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民生疾苦。面对这种情况,李昉深感责任重大,力图改善百姓生活。他以诗歌的形式,反映了百姓的苦难,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望。他的诗风质朴、情感真挚,受到后世赞誉。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960年至963年之间,正值南汉与北宋交战之际。在这段时间里,李昉作为南汉的丞相,积极参与政务,为国献策,以期国家长治久安。然而,战争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民生困顿。李昉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