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独坐偶赋所怀寄秘阁侍郎
烟光澹澹思悠悠,朝退还家懒出游。
静坐最怜红日永,新晴更助小园幽。
砌苔点点青钱小,窗竹森森绿玉稠。
宾友不来春又晚,眼看辜负一年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烟光澹澹中,我思绪万千;早晨归来,心情慵懒不愿出游。静静坐着,欣赏那永恒的红日;新晴之时,小园更显清幽。阶前的青苔,犹如点点铜钱;窗边的翠竹,郁郁葱葱如碧玉般浓郁。朋友们都不来,春天已接近尾声;眼看着这一年,又要虚度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烟光:烟雾笼罩下的自然景色。
2. 澹澹:水波轻轻荡漾的样子,这里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致。
3. 思悠悠:思绪飘渺不定。
4. 朝退:早晨散朝后。
5. 还家:回到家中。
6. 懒出游:不愿外出游玩。
7. 最怜:特别喜欢。
8. 红日永:指夕阳迟迟不落,时间过得很慢。
9. 新晴:刚刚放晴的天气。
10. 助:使……更加。
11. 小园幽:小园显得格外宁静。
12. 砌苔:台阶上的青苔。
13. 点点:形容苔藓分布稀疏。
14. 青钱小:比喻苔藓的颜色和形状如铜钱一般。
15. 窗竹:窗户边的竹子。
16. 森森:繁茂密集的样子。
17. 绿玉稠:形容竹子绿色浓郁如同绿玉般。
18. 宾友:拜访的朋友。
19. 不来:不前来。
20. 春又晚:春天快要过去了。
21. 辜负:白白地浪费。
22. 年休:一年的休息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闲暇时的所思所感。诗人通过描述景色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在忙碌过后享受片刻悠闲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希望与朋友共享这美景的心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终将消失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小园独坐偶赋所怀寄秘阁侍郎》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昉所作。李昉(925-996年)在五代十国时期担任南唐朝廷的重臣,他的政治生涯横跨南唐和北宋两个朝代,历任宰相、尚书右仆射等要职。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961-975年)。当时,南唐国力渐弱,面临北宋的威胁。身为朝廷重臣的李昉在担忧国家命运的同时,也在寻求振兴南唐的方法。
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李昉在一次独自漫步于小园时,偶然间触发了心中感慨,便将所思所想寄托于诗中,并寄给了时任秘阁侍郎的好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事的忧虑。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昉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出他在那个动荡年代所经历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