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
衣白山人再造唐,谋家议国虑深长。
功成拂袖还归去,高节依稀汉子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衣山人重新构建了唐朝,对于家庭和国家的考虑深远而长久。在完成使命后,他潇洒地离开,他的高尚气节就像古代的汉高祖的张良一样令人敬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徐钧:元末明初诗人,字文玑,号竹坡,著有《竹坡诗集》等。
2. 李泌:唐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3. 衣白山人:指李泌,他曾因谏言不被采纳而辞官,穿白衣游历山水。
4. 造唐:指李泌在安史之乱期间辅助肃宗中兴大唐的功绩。
5. 谋家议国:为国家出谋划策,关心国家大事。
6. 虑深长:考虑问题深远周详。
7. 拂袖:甩袖子,表示坚决辞官不做。
8. 高节:高尚的品行。
9. 依稀:仿佛,好像。
10. 汉子房: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张良。这里将李泌比作张良,赞扬他的才能和智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李泌》描绘了唐朝名臣李泌的一生。他以一袭白衣的身份投身朝廷,为国家的前途和家族的兴衰出谋划策,谋略深远。在成就一番伟业之后,他毅然离去,表现出像汉代张良一样的崇高气节。全诗赞颂了李泌的智慧、勇气和高尚品质,令人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泌》是宋代诗人徐钧所著的一首五言绝句,用来赞美唐代名臣李泌的德行和才智。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末元初(公元1271-1368年)。
在徐钧所处的时代,南宋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而唐代的李泌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质,为朝廷献计献策,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徐钧以此诗表达对李泌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时代能够涌现出更多像李泌一样的人物,挽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之中。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徐钧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他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和道德修养才是决定其人生价值的关键因素,而不是世俗眼中的名利地位。因此,他希望通过赞扬李泌的品质,唤起人们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