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纵上人院

标题包含
寄题纵上人院
营营是与非,前乐后还悲。 今世已如此,他生愿似师。 禅房空旦暮,画壁半陈隋。 遶径苍苔迹,幽人来是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忙碌中追寻着是非对错,快乐之前总是隐藏着悲伤。 如今生活已经这样了,希望在来世可以成为您那样的人。 禅房里空余岁月,墙壁上的画作是陈隋时代的风格。 环绕的小路上长满了青苔,究竟是谁在那幽静的地方出现?
去完善
释义
营营:辛苦奔波,忙碌的样子。 是非:指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烦恼与快乐等世俗事务。 前乐后还悲:意指世人生活在欢乐与悲伤的轮回之中。 他生:来世,来生。 禅房:指僧人的居室或寺庙建筑。 旦暮:朝夕,每日。 陈隋:指南朝陈代和隋代,这里借指古时的时光。 苍苔:指长在石头上的一种青苔,常用来形容古老寂静的地方。 幽人:指隐逸之人,这里可能是指纵上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于人生百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营营是与非,前乐后还悲”两句表达了人们在名利场中的忙碌与烦恼,以及难以逃避的生老病死之苦。然而,诗人渴望在来世能够像纵上人一样过上超脱世俗纷扰的生活,正如“他生愿似师”一句所传达的愿望。 “禅房空旦暮,画壁半陈隋”二句描绘了寺院宁静、清幽的氛围,以及古老壁画所传递的历史痕迹。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寺院及其文化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隐逸生活的美好。 最后两句“遶径苍苔迹,幽人来是谁”则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在这幽静的禅院里,究竟是谁来了呢?这使整首诗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也增加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纵上人院》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创作于公元84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唐文宗、唐武宗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百姓疾苦。姚合本人曾担任尚书省郎中的职务,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深入的了解。他厌倦了官场的腐朽生活,向往佛门的清静无为,于是写下了这首寄题纵上人院的诗。 在这首诗中,姚合表达了对纵上人的敬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他在诗中描绘了纵上人院的环境:“窗间临皓月,竹里见南山。”这样的环境让他心生向往,希望自己也能在此地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此外,姚合还通过对纵上人院的赞美,表达了对那个时代隐逸之士的敬仰。他相信这些隐士能够在乱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不受世俗的干扰,这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总的来说,《寄题纵上人院》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源于唐末社会现实的腐败和动荡,以及姚合个人对官场的失望和对佛门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