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狄拾遗,时为魏州从事

标题包含
寄狄拾遗,时为魏州从事
少在兵马间,长还系戎职。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 三年城中游,与君最相识。应知我中肠,不苟念衣食。 主人树勋名,欲灭天下贼。愚虽乏智谋,愿陈一夫力。 人生须气健,饥冻缚不得。睡当一席宽,觉乃千里窄。 古人不惧死,所惧死无益。至交不可合,一合难离坼。 君尝相劝勉,苦语毒胸臆。百年心知同,谁限河南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鲜有机会上战场,却常披挂一身武。目标就在眼前,无须展翅高飞。 都城游走已三年,有幸结识你知己。请相信我情怀,非为温饱而苟活。 主公立志建功业,勇攀顶峰扫千军。智慧虽不多,仍愿尽微薄之力。 人生的意义在于勇往直前,受冻挨饿都不怕。睡眠时天地宽,醒来即决战天涯。 无畏死亡是古人的勇气,忧的是白死一场。深知友谊宝贵,一旦相遇便终身难忘。 曾听你言鼓励,犀利之词如良药。心灵相通万世存,地域怎能相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狄拾遗:指唐朝人狄兼谟,任拾遗一职,曾与作者有过交往。 2. 兵马间:指军队之中。 3. 鸡飞不得远:比喻不能远离危险的环境。 4. 生羽翼:指寻求庇护。 5. 城:这里指魏州。 6. 中肠:内心,真诚的想法。 7. 不苟:不随便。 8. 系戎职:仍在军中任职。 9. 树勋名:建立功勋。 10. 贼:对敌人的蔑称。 11. 愚:自谦之词,表示自己的无知。 12. 一夫力:尽个人的一份力量。 13. 气健:精神强健。 14. 缚不得:无法束缚。 15. 觉乃千里窄:醒来时感觉天地广阔。 16. 无益:没有价值。 17. 至交:关系深厚的友人。 18. 合:相聚。 19. 难离坼:难以分离。 20. 毒胸臆:直言不讳地表达内心的想法。 21. 百年心:长期的人生目标。 22. 河南北:分别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南北,泛指全国各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战争、友谊为主题,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和共同的人生价值观。首联写自己年少时在军中,如今仍从戎职,虽然生活环境艰苦,却勇敢地面对现实。颔联提及诗人在魏州城里的三年时光里,与友人狄拾遗关系最好,互相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颈联强调主人有很高的志向,希望消除战乱,自己虽然缺乏智慧,但愿意尽微薄之力。然而,人生更需要的是强健的意志,不被饥饿和寒冷束缚。“睡当一席宽,觉乃千里窄”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现实,以及生命的无常和无奈。 在尾联中,诗人提到尽管他们不害怕死亡,但是惧怕死去之后毫无益处。真正的友谊是不会因为距离而分开的,就像狄拾遗曾经诚恳地劝告过他,那些发自肺腑的话依然刺痛着他的心。最后两句表明他们的友情已经超越了地理的限制,共享着对未来的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寄狄拾遗,时为魏州从事》,是唐朝诗人姚合的作品。诗中的“狄拾遗”指的是狄仁杰,他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以廉政清明、才智出众而著称。 此诗创作于公元850年前后,此时的姚合已步入中年,经历了多年官场沉浮,他在地方任过官职,了解民间疾苦,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尽管他已经历世事沧桑,但心中仍葆有一份憧憬和期望。 此时的大唐正处于“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政治斗争异常激烈。一方面,姚合在政坛上积极进取,希望能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他又有意置身事外,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在这首诗中,姚合通过对狄仁杰的怀念,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