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叹

标题包含
自叹
平生糟粕数行书,潦倒真成一腐儒。天外冥鸿何缥缈,雪中孤鹤太清癯。聪明不及顽如旧,少壮无能老更迂。览镜自惊还自叹,又添几缕白髭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军事家、政治家。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诗,十二岁有神童之称。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喜《左传》、《汉书》等历史典籍。永乐十九...查看更多
超级小周周
去完善

译文
首联:时光荏苒,白发不饶人,逐年的增长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颔联:作为一位清廉的官员,我保持了高尚的气节;但才能不足,辜负了虚有的盛名。 颈联:秋天的雨绵绵不绝,如黄河般奔流不息;春风轻拂,像是碗里漾起的波纹。 尾联:巡查的行程已有数次,地方官员已厌倦每一次的迎来送往。
超级小周周
去完善
释义
1. 自叹:这首诗的题目,意味着诗人对自己的感叹。 2. 于谦:明朝政治家、文学家,此诗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3. 白发:比喻年老。 4. 太无情:形容时间流逝得飞快。 5. 年:年份,年龄。 6. 次第生:一个接一个地增长。 7. 官清:清廉的官员。 8. 存晚节:保持晚年的品质。 9. 才薄:才能有限。 10. 负虚名:辜负了虚有的名声。 11. 秋雨:秋天的雨。 12. 黄河水:黄河的水流。 13. 春风:春天的风。 14. 碗子城:古代对防御工事的称呼,这里指代边疆地区。 15. 巡行:巡查。 16. 知几度:知道多次。 17. 候吏:驿站的差役。 18. 厌逢迎:厌恶迎来送往的事情。
超级小周周
去完善
赏析
《自叹》是明朝政治家、文学家于谦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年老的无奈和对官场生涯的感慨。 首联“白发太无情,年来次第生”,以白发为切入点,描绘了诗人随着年龄增长,白发逐渐增多这一现象。这看似简单的描述,实则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老去的深深感慨。 颔联“官清存晚节,才薄负虚名”,抒发了诗人在官场上清廉正直的品质以及才疏学浅的愧疚。虽然诗人位高权重,但他始终坚守廉洁奉公的原则,赢得了百姓的尊重;然而他却因才疏学浅而背负着虚名的负担,使得自己内心感到不安。 颈联“秋雨黄河水,春风碗子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变迁。秋雨中的黄河水滚滚向前,象征着他公务繁忙,政务繁重;春风吹拂下的碗子城则意味着他仍身在官场,难以脱离世俗纷扰。 尾联“巡行知几度,候吏厌逢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担任巡抚时的辛劳与疲惫。他为了国家政事四处奔波,不断地巡视各地,这使得手下官员都对他心生厌烦,不愿再与他相见。
超级小周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成化年间,《自叹》这首古诗的作者是于谦。当时,于谦位居明朝内阁大臣,深负众望,却因反对皇家的奢侈生活而被排挤。在这个时期,大明王朝的统治正逐渐走向衰落,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百姓疾苦等问题频发。 然而,于谦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打倒,他依然以国家为重,坚持真理,努力挽救国家的危亡。在这首《自叹》中,于谦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这首诗成为了于谦人生信念的象征,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勇于担当的历史见证。
超级小周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