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寄希望于远方的旅人,轻微的寒冷不用担忧。
春天的风不久就会来临,它就在那东方的小屋里。

去完善
释义
"寄语天涯客, 轻寒底用愁。"中的"寄语":寄给;"天涯客":在远方的人;"轻寒":轻微的寒冷;"底用愁":没有必要忧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除夜太原寒甚》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一首五言绝句。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简练的笔墨描绘出一幅春光明媚的画面,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前两句“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告诉远在天涯的朋友,不必为轻微的寒冷而忧愁。这里既有对朋友的关怀,也有对生活态度的传达: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
后两句“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则描绘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诗人认为,温暖的春风并不遥远,它就在房屋的东边。这里的“屋东头”并非实指,而是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的方向。这句诗寓意着只要我们有信心,充满希望,美好的时光总会来到我们的身边。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温暖和鼓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除夜太原寒甚》是明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于谦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除夕之夜,任职山西太原时所作。在这首诗中,于谦以太原的寒冷环境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所面临的困苦境遇以及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
当时正值土木堡之役,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俘获,明军溃败,朝野震动。于谦挺身而出,主持北京城防,力挽狂澜,最终击退瓦剌入侵。而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于谦在山西太原任职期间,深感民众疾苦,同时也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除夜太原寒甚》,表达了对民生多艰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在诗中,于谦以“江山景色还依旧,壁立千峰风雪间”的景象,展现了太原地区的严寒环境。同时又通过“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诗句,表达了他作为一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国家危难时刻,要勇于担当,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决心和勇气。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