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书

标题包含
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军事家、政治家。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诗,十二岁有神童之称。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喜《左传》、《汉书》等历史典籍。永乐十九...查看更多
baofen_7037
去完善

译文
书本如同多年的老友般深情款款,日夜相伴分担我的忧愁和快乐。 眼前展开的一字一句仿佛直入我心,胸中却无半点世俗尘埃。 如同源源不断的水源,知识在脑海四处流淌;宛如春风轻拂,花草树木相继吐露新芽。 追寻美好的人们跨着金色马鞍,握着精美勒马,他们不相信我这陋室也另有一番春天的景致。
baofen_7037
去完善
释义
1. 书卷:指书籍或文章。 2. 故人:老朋友,此处比喻书卷。 3. 晨昏:指早晨和晚上,即整天。 4. 忧乐:忧愁和快乐,这里指读书时的各种感受。 5. 眼前:面前,眼下。 6. 直下:一直阅读。 7. 三千字:表示数量多,并非确数。 8. 胸次:胸怀,胸襟。 9. 一点尘:一丝俗世的烦恼。 10. 活水源流:比喻知识渊博,学识丰富。 11. 逐时新:随时更新,不断进步。 12. 金鞍玉勒:形容豪华的马匹和装饰华丽的马鞍,代指游手好闲的人。 13. 寻芳客:指游山玩水、寻花问柳的人。 14. 未信:不相信。 15. 我庐:我的家,这里指作者自己。 16. 别有春:另有美好之处。
baofen_7037
去完善
赏析
《观书》这首诗描绘了读书的乐趣和益处,通过对书的拟人化表达,强调了书籍对于人生的积极影响。诗中的“书卷多情似故人”一句将书籍比作一位亲密的朋友,陪伴着我们度过每一个日夜,分享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接下来的两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则表达了阅读带来的心境净化作用,让我们心灵得到升华。 第三联“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描述了书籍如同源源不断的活水,为我们带来无尽的知识和智慧;同时也如春天的东风,让我们的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最后的“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两句则强调了这个世界的美好与知识息息相关,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探索,才能真正领悟到这个世界的无限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观书》充满了对读书的热爱和敬意,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书籍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
baofen_703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书》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期,正是国家逐渐从战乱走向和平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于谦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理想追求。 在《观书》一诗中,于谦以读书为引子,表达了对国家治理、民族进步的热切关注。他从个人的成长经历出发,回顾了以往在战乱中为国家奋斗的经历,深感知识和智慧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此外,于谦还在诗中抒发了对人民生活的关爱和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总的来说,《观书》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年,是于谦在国家逐渐走向和平之际,通过对读书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民族进步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生活关爱的重要作品。
baofen_703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