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忆家
碧纱窗外北风多,镇日轻寒可奈何。岁月无情人自老,江山如故客重过。桃花深院飘红雨,杜若芳洲泛绿波。谩说故园春景好,不堪归计又蹉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绿纱窗外北风起,整日轻寒难以耐。时光无情催人老,江山依旧待重游。桃花满院飘落红雨,芳草绿洲泛起绿波。虽然故乡春光美,可惜归途再蹉跎。

去完善
释义
1. 碧纱窗:绿色的窗帘或窗户,这里指窗户。
2. 北风多:北方的风很多,形容寒冷的天气。
3. 镇日:整天。
4. 轻寒:微寒,轻微的寒冷。
5. 可奈何:没有办法,感到无可奈何。
6. 岁月无情:时间无情地流逝,不会停下来等待任何人。
7. 人自老:人随着时间自然老去。
8. 江山如故:江山依然美丽,就像过去一样。
9. 客重过:游客再次来到这里。
10. 桃花深院:有桃花的院子。
11. 飘红雨:桃花凋谢,落在地上像红色的雨。
12. 杜若芳洲:长满杜若的地方。杜若是草本植物,花朵呈紫色,香气浓郁。
13. 泛绿波:绿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好像水面上的波纹。
14. 谩说:随便说说,随意谈论。
15. 故园:故乡。
16. 春景好:春天的景色美丽。
17. 不堪:不能忍受。
18. 归计:回家的打算。
19. 蹉跎: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碧纱窗外北风多,镇日轻寒可奈何”,以窗外北风的呼啸和持续不断的寒冷景象描绘出一幅早春的画面,表达出作者身处他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颔联“岁月无情人自老,江山如故客重过”,通过对比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老去以及江山的依旧,表达了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颈联“桃花深院飘红雨,杜若芳洲泛绿波”,以绚丽的桃花和绿意盎然的杜若形象地展示了故乡春天的美好风光,进一步凸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谩说故园春景好,不堪归计又蹉跎”,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乡美好景色的赞叹,同时流露出因归期未定而产生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寒忆家》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谦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大约创作于明朝中期,即公元1450年左右。此时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役后,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国家危亡之际。时任御史的于谦挺身而出,力主抗战,最终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在这个特殊时期,于谦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他曾上疏弹劾王振专权误国,遭到陷害,下狱论死;后又因北京保卫战有功,升任兵部尚书。这种人生起伏使得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更为强烈,也因此对家庭的思念更加深切。
在这个时期,明朝政治腐败,朝纲不振,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宦官乱政,民不聊生。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和文人,于谦在《春寒忆家》一诗中,通过描绘早春时节的寒冷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