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北风吹

标题包含
北风吹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 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军事家、政治家。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诗,十二岁有神童之称。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喜《左传》、《汉书》等历史典籍。永乐十九...查看更多
默默的辛德瑞拉
去完善

译文
北风呼啸,拂过我庭院前的松柏。 松柏坚定,不畏风吹雨打,那高尚的品格始终坚韧不摇。 冰霜寒冬也不能让其动摇,更何况阳春美景即将来临。 周边的草木都茂密繁盛,风吹过的松柏将会如何? 这北风吹拂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呢?
默默的辛德瑞拉
去完善
释义
1. 北风吹:指寒冷的北风。 2. 庭前柏树枝:庭院前的柏树树枝。 3. 树坚:形容柏树的树干坚硬。 4. 不怕风吹动:即使面对狂风也不畏惧。 5. 节操棱棱:形容柏树的枝节坚定,不屈不挠。 6. 自持:自我约束。 7. 冰霜历尽:经历严寒的冬天。 8. 心不移:坚定的信念不会改变。 9. 况复阳和景渐宜:温暖的阳光逐渐出现,适宜万物生长。 10. 闲花野草:指普通的野花杂草。 11. 葳蕤:繁茂的样子。 12. 风吹柏枝将何为:北风继续吹,柏树又将如何应对呢? 13. 能几时:还能持续多久。
默默的辛德瑞拉
去完善
赏析
《北风吹》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通过对庭院中柏树枝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质和高洁的节操。在诗中,北风象征着困难和挑战,而柏树枝则代表着诗人的坚定意志。尽管面临着风雪严寒,柏树枝依然屹立不倒,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此外,诗人还借用了“冰霜历尽心不移”这一句,表达了无论在何种困难面前,自己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念,不改初衷。同时,诗中的“阳和景渐宜”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困境终将过去。 最后两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困难,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这不仅是对读者的启示,也是对诗人自身的提醒。整首诗充满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像柏树枝一样坚定地站立,勇往直前。
默默的辛德瑞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风吹》是明代著名诗人于谦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明宪宗成化年间(约公元1475年)。在那个时候,于谦以进士身份进入官场,逐渐在政治舞台崭露头角,出任监察御史、兵部尚书等要职,担负起保卫国家的重任。 在那个时期,大明王朝历经洪武、永乐、宣德、正统等四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实力日渐雄厚。然而,随着官僚腐败、宦官弄权等问题日益严重,朝政日益衰败。尤其到了成化年间,宦官汪直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朝纲败坏,民不聊生。这种世风日下的局面让于谦忧心忡忡,时刻为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忧虑。 在这首《北风吹》中,于谦以北风作为比喻,暗指奸佞当道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时局以及人生际遇的深深忧虑。诗句中的“朔风”、“庭梧”、“尘土”等元素,也充分反映出当时混乱黑暗的社会状况。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于谦在关注国家大局的同时,抒发自己忧国忧民情怀的代表作之一。
默默的辛德瑞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