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忆西湖

标题包含
夏日忆西湖
涌金门外柳如烟,西子湖头水拍天。 玉腕罗裙双荡桨,鸳鸯飞近采莲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军事家、政治家。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诗,十二岁有神童之称。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喜《左传》、《汉书》等历史典籍。永乐十九...查看更多
librawing
去完善

译文
在涌金门外的柳树如同烟雾般轻柔,西湖的水面波光粼粼。两位身着玉色腕带和罗裙的女子一同摇动船桨,一对鸳鸯鸟飞到她们乘坐的采莲船附近。
librawing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涌金门:位于杭州,为西湖的西北门户。 2. 西子湖:即西湖,位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 3. 玉腕:代指美女的手腕。 4. 罗裙:古代女子穿的衣裙,此处代指女子。 5. 鸳鸯:一种常用于象征爱情的水鸟。 6. 采莲船:用荷叶覆盖的竹排或木船,人们乘此船采摘莲藕和其他水生植物。
librawing
去完善
赏析
《夏日忆西湖》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夏日的美丽景象。诗中的“涌金门外柳如烟”和“西子湖头水拍天”两句,分别描绘了杭州城外柳絮飘渺如烟的画面以及湖水拍打天边的景象,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夏日西湖图。 接下来的“玉腕罗裙双荡桨”和“鸳鸯飞近采莲船”则进一步描绘了游人乘舟游玩的画面,玉腕罗裙指的是身着华丽衣衫的女子,她们悠然地划着船儿,船头的鸳鸯也被吸引而来,与采莲船相近。整个画面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夏日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librawing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忆西湖》是明朝诗人于谦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明初。当时,社会逐渐安定,经济开始复苏,但由于战乱刚刚结束,人民生活仍然艰难。 在这期间,于谦个人经历了从科举及第到入朝为官的过程。他以清廉正直的作风和关心民生疾苦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皇帝的器重。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而忘记百姓的苦衷,反而更加关注民间的生活状况。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下,由于连年战乱,西湖的景色已经不复昔日繁华。然而,于谦依然对西湖的美景念念不忘,他用这首诗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的关怀。
librawing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