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无题 其一

标题包含
无题 其一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所以古志士,终身甘缊袍。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一钱付江水,死后有馀褒。苟图身富贵,朘剥民脂膏。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作诗寄深意,感慨心忉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军事家、政治家。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诗,十二岁有神童之称。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喜《左传》、《汉书》等历史典籍。永乐十九...查看更多
wawdjwssnsso
去完善

译文
名誉如同泰山般重要,利益和欲望则如鸿毛一样轻微。因此古代的志士仁人,一生都甘愿过着简朴的生活。八百斛的胡椒,千百年来只会留下臭名。而投入江水的钱虽然只有一钱,却留下了无尽的赞誉。如果只是为了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而去剥削民众的脂膏,那么即使国家法律不能追究,但公正的言论是无法逃避的。写下这首诗,寄托着深深的寓意,感慨不已。
wawdjwssnsso
去完善
释义
《无题 其一》 于谦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此句以“名节”比喻德操和人格;以“利欲”指代世俗的贪婪欲望;“重泰山”与“轻鸿毛”形成鲜明对比,表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所以古志士,终身甘缊袍:“古志士”指的是古代有高尚品质的人士;“缊袍”是一种粗陋的衣物,这里借指简朴的生活。这句强调古人重视品德修炼,认为在德行方面的成就比追求物质享受更为重要。 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胡椒八百斛”形容数量巨大;“腥臊”是指令人厌恶的味道,此处暗指不义之财。这句意味着虽然拥有巨额财富,但如果来路不正,即使历经千年也会留下污点。 一钱付江水,死后有馀褒:这句以“一钱”代表清廉的财富观念;“江水”寓意时间和历史。表明只有那些一生勤俭廉洁的人,才能在死后得到人们的赞誉。 苟图身富贵,朘剥民脂膏:“苟图”表示勉强追求;“民脂膏”指百姓用血汗创造的财富。这句批评那些为了自身利益而剥削人民的行为。 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这两句表示即使法律未能制裁这些不良行为,但公理道义必然会对这些行为作出公正评价。 作诗寄深意,感慨心忉忉: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出对名利观念的深思和对正直人士的敬意。
wawdjwssnsso
去完善
赏析
《无题 其一》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的独到看法,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前四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名节重于泰山,而利益则轻如鸿毛。因此,古代有志之士愿意安贫乐道,一生甘愿过着简朴的生活。然而,有些人为追求金钱名利,不仅丧失了道德底线,甚至犯下了罪行。作者以胡椒八百斛的例子讽刺这些贪赃枉法者,纵使生前拥有巨财,到头来却留下了千古骂名。 接下来两句进一步强调,一个人死后的名誉与其生前的品行息息相关。如果一个人只图个人荣华富贵,不择手段地剥削百姓,即使国法未能追究他的罪行,公道自在人心,他终究会遭到舆论的谴责。 最后四句中,作者以作诗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深思熟虑与感慨之情。诗人通过批判社会上那些贪婪、为富不仁之人,警示世人应当珍惜名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同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是古代诗歌中难得的佳作。
wawdjwssnsso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无题 其一》这首诗是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在明英宗天顺年间所创作的。当时他已年逾花甲,经历了宦海沉浮,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这段时间里,于谦虽然位居尚书高位,但并未沉溺于权贵之中,反而保持着谦逊和刚直的品格。他曾主持京营军务,整顿武备,提高明军的战斗力。然而,他的正直却引来一些人的嫉妒和陷害,导致他在朝中的地位受到排挤。 在《无题 其一》这首诗中,于谦借竹子的品质来表达自己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的坚定态度。他以竹子为象征,展现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始终保持独立精神、不畏艰难的品质。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于谦个人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明朝中期文人墨客的精神风貌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wawdjwssnsso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