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时歌
酒满金盆泛绿波,主人半醉朱颜酡。
请君且就坐,听我醉时歌。
人生天地间,一苇浮江河。
富贵与功名,倏忽浮云过。
床头有酒且须斟,囊里无钱不用寻。
钱多自古坏名节,酒量何妨江海深。
刘伶好酒称世贤,李白骑鲸飞上天。
石崇元载极奢侈,至今千载遗腥膻。
劝君满饮不须辞,万事由天莫怨咨。
蛟龙变化非无日,鸿鹄翱翔自有时。
醉时歌,歌有节。
酒阑客散我还醒,却上高楼对明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盆里的美酒波光粼粼,主人微醺脸带红晕。请您就座,听我唱一首醉酒之歌。人生在世犹如一叶小舟,漂浮在浩瀚的江河。荣华富贵和功名地位,就像天空中的流云转眼即逝。床头有酒就尽情畅饮,不必担忧钱财短缺。钱财太多容易败坏人品,海量的人可以比江海水还深。刘伶因酒扬名世界,李白骑鲸鱼飞升天界。石崇和王涯曾极尽奢华,如今只剩臭名远扬。请您开怀畅饮不要推辞,命运由天安排无须抱怨。蛟龙改变面貌并非无期,大雁飞翔总会有时候。饮酒作歌,歌声嘹亮。当宾客散去,我仍然清醒,独上高楼对着明月。

去完善
释义
1. 金盆:古代金属制成的洗脸盆。
2. 朱颜酡:因饮酒而脸红。
3. 请君:请您。
4. 半醉:微醺。
5. 坐:坐下。
6. 一苇:形容船小,用一片芦苇即可承载。
7. 浮生:指人生无常,生命短促。
8. 富贵与功名:指追求名利。
9. 倏忽:快速,一瞬间。
10. 浮云:比喻世事变迁,转瞬即逝。
11. 床头:靠近床边的地方。
12. 斟:倒酒。
13. 囊里:口袋里。
14. 不用寻:无须寻找。
15. 刘伶:西晋时期著名文人,以嗜酒著称。
16.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善饮酒。
17. 骑鲸:比喻隐逸江湖或仙逝之意。
18. 石崇:西晋时期的富豪,生活奢侈。
19. 元载:唐朝官员,被控贪污腐化,后被赐死。
20. 腥膻:指味道难闻。
21. 满饮:尽情畅饮。
22. 不须辞:无须推辞。
23. 咨:叹息。
24. 蛟龙:传说中的一种神龙。
25. 鸿鹄:大雁和天鹅,喻指有才德的人。
26. 翱翔:在空中飞翔。
27. 酒阑:宴会结束,酒喝完了。
28. 客散:客人散去。
29. 我还醒:我依然清醒。
30. 对明月:对着明亮的月亮。

去完善
赏析
《醉时歌》是明朝诗人于谦的一首古体诗,全诗情感激昂、语调铿锵,描绘了主人饮酒助兴的场景,以及对人生富贵与功名的态度。首联以“金盆泛绿波”和“主人半醉朱颜酡”形象地展现出酒的馥郁和醉态,邀请客人共同欣赏这杯中之乐。颔联提出“听我醉时歌”,意在展现作者在酒后的豪情壮志。
接下来的四联从多个角度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人生如同浮萍,短暂而脆弱;富贵功名如浮云,转瞬即逝。因此,应当珍视眼前的酒和友情,不必为金钱所累,也不必畏惧生活的困苦。诗人以历史人物刘伶、李白等人的事例为例,强调酒和才情的价值高于权力和财富。结尾两句再次呼吁大家不要拒绝美酒,并以豪放的姿态表达了内心的豁达。
尾联部分,诗人描写了酒宴结束后,自己独对明月的情景,体现了孤独而高洁的品格。整首诗犹如一幅壮美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时歌》是明朝政治家、文学家于谦的一首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永乐年间(1402-1424年),这是明朝初期的繁荣时期,也是于谦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于谦以卓越的才华和廉洁的品质深受朝廷重用,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尚书等职,为国家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对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方面,明朝初期实行严格的科举制度,选拔有才能的人才进入官场;另一方面,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大力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使得朝政清明,国家富强。这种政治氛围为于谦的诗才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在诗中,于谦借酒抒情,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信心和对贪官污吏的厌恶。他以豪放的诗句描绘了国家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于谦的才华,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历史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