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除夕夜坐感怀

标题包含
除夕夜坐感怀
秉烛焚香坐不眠,夜长难到五更天。怀人此际隔千里,为客明朝是十年。远道风霜嗟老矣,故园梅柳想依然。椒盘献岁知谁共,独把金杯对影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军事家、政治家。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诗,十二岁有神童之称。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喜《左传》、《汉书》等历史典籍。永乐十九...查看更多
栗子喵
去完善

译文
点上蜡烛,燃起香火,坐着无法入眠,漫漫长夜,难以度过五更天。此时正思念着远方的人,相隔千里,客居他乡的日子已将近十年。漫漫旅途中饱受风霜之苦,深感自己已经老去,而故乡的梅花和柳树应该依旧如故吧。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知道谁能与我共享这欢乐的时刻呢?只能独自举起金杯,对着自己的影子传递祝福。
栗子喵
去完善
释义
1. 秉烛:拿着点燃的蜡烛。秉,拿着。 2. 五更天:古代计时单位,约为今夜零点以后至早晨3点之间的一段时间。五更指夜晚最末一段时间。 3. 嗟老矣:感叹年老的词。嗟,表感叹的助词;老矣,年纪已大。 4. 故园:故乡。 5. 梅柳:古人常以梅柳寄托思乡之情。 6. 椒盘献岁:古时过年时的习俗之一。椒盘,椒,一种调料;盘,器皿。这里可理解为用椒盘来装点新年气氛。 7. 金杯:黄金制成的酒杯,代表贵重之物。
栗子喵
去完善
赏析
《除夕夜坐感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思绪万千。首联“秉烛焚香坐不眠,夜长难到五更天”点明除夕夜夜的漫长和诗人的难以入眠,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感慨。颔联“怀人此际隔千里,为客明朝是十年”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离家的感慨。颈联“远道风霜嗟老矣,故园梅柳想依然”表现了诗人在外奔波的风霜和岁月无情的老去,以及对故乡美好景色的怀念。尾联“椒盘献岁知谁共,独把金杯对影传”则以椒盘献岁的习俗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境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栗子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的除夕夜,北京城弥漫着浓厚的新年气氛。然而在一片祥和之中,时任御史的于谦却难以释怀,内心的忧虑使他独坐于家中,挥笔写下了这首《除夕夜坐感怀》。 此时正值明朝政治腐败、宦官弄权之际,于谦因正直敢言而屡次遭受排挤。他曾数次上疏要求严惩贪污腐败,但并未得到皇帝的支持。除夕之夜,当人们沉浸在新年的喜庆氛围中时,于谦却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在这首诗中,于谦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腐败官僚的不满。他坚信自己坚守道义,虽暂时受困,但最终会迎来光明。这种坚定的决心和信念,成为他在未来的岁月里坚持斗争的动力。
栗子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