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圆明偈

标题包含
圆明偈
明月无挂碍,皎然在虚空。 恒河沙世界,照耀一般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军事家、政治家。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诗,十二岁有神童之称。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喜《左传》、《汉书》等历史典籍。永乐十九...查看更多
摸摸小朋友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月光没有挂碍,纯洁无瑕地悬挂在天空中。它照亮了无数的星球,让它们在黑暗中显得如此相似。
摸摸小朋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圆明偈:又称《圆明月颂》,是一首描述月色的诗。 2. 明:指月亮。 3. 无挂碍:形容没有忧虑和牵挂。 4. 皎然:明亮洁白的样子。 5. 恒河沙世界:源自佛教用语,恒河是印度的一条著名河流,用来比喻数量极多。这里表示广袤无垠的空间。
摸摸小朋友
去完善
赏析
《圆明偈》是明代著名诗人于谦的一首古体诗,全诗描绘了月光普照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首句“明月无挂碍”,以月亮的明亮和高洁象征诗人的心境,表达了他不受世俗纷扰、一心向善的信念。接下来的“皎然在虚空”,描绘了月光洒满天空的美景,寓意着诗人对于光明的追求和对真理的信仰。 接下来的“恒河沙世界,照耀一般同”,则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浩渺和人生百态的思考。恒河沙是世界各地的一个泛指,象征着世界的广大和多样;而月光能够照亮每一个角落,则表示诗人认为真理和善良的光芒能够穿透一切黑暗,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整首诗以明月的形象为载体,展现了一幅辽阔而美丽的画卷,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
摸摸小朋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圆明偈》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谦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大约创作于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时值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在这一时期,于谦因拥立景泰帝朱祁钰而遭排挤,后被诬陷谋反,最终被冤杀。 在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首先,于谦作为一个正直的士大夫,他在明朝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声望。然而,在政治斗争中,他未能逃脱权力的漩涡,最终成为牺牲品。这一时期,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于谦的地位也因此变得岌岌可危。 其次,在明朝初期,佛教文化对文人墨客的影响颇深。于谦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深受佛教文化的熏陶。在此诗中,他以“圆明”二字作为诗题,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悲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普遍追求精神解脱的心态。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外患不断。于谦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的命运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这首古诗正是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绘,揭示了那个时代的诸多问题。
摸摸小朋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