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灰吟

标题包含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军事家、政治家。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诗,十二岁有神童之称。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喜《左传》、《汉书》等历史典籍。永乐十九...查看更多
云_975794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无数次敲打和开凿,石头才从深山中走出来,尽管受到烈火的焚烧,它依然表现得若无其事。即使被碾成粉末或粉碎成块,它也毫无畏惧,只为在这世界上留下一份清白。
云_975794
去完善
释义
1. 石灰吟: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以石灰自喻,表现诗人的高洁情操和不屈精神。 2.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的艰辛过程。 3. 深山:指石灰的原材料来源地,即山中矿石。 4. 烈火焚烧:指烧制石灰的过程。 5. 若等闲:像平常的事一样看待,表示面对困难毫不畏惧。 6. 粉骨碎身:形容石灰在高温下熔化、分解的状态。 7. 浑不怕:完全不害怕,表示勇敢面对。 8. 要留清白在人间:希望自己的高尚品质能在人世间留下印记,传承后世。
云_975794
去完善
赏析
《石灰吟》是明朝政治家、文学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全诗通过对石灰的制作过程和特性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描述了石灰诞生的艰辛历程,如同磨练人生的艰苦岁月。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表现了石灰面对烈火焚烧的考验时,表现出的从容不迫和坚定信念。这两句勾勒出了一个坚韧不拔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顽强与坚定。 紧接着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则是诗人的人生信条。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坚守清白,保持高尚的品质。这种坚定信念,既是对自我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国家民族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以石灰为媒介,展示了诗人超凡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于谦刚正不阿的品质和对真理、正义的坚定信仰。
云_975794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正值王朝政治昏暗、宦官弄权之时,诗人于谦受命出任山西巡抚。他廉洁自律,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 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官员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于谦目睹此景,内心深感忧虑。他以石灰自喻,以表达对清白无私、刚正不阿的坚定信仰。这首诗表达了他愿为正义事业粉身碎骨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情怀。 此外,《石灰吟》一诗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表现了他们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的优秀品质。在封建社会中,这种精神一直被人们所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云_975794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