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麻居士

标题包含
送麻居士
纱帽山仪白苎袍,远披孤顶近吾曹。 携来七尺霜前竹,划断天云不放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重显,字明密,号石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师。他出生于浙江余杭,少年时出家为僧,后来成为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传人。 释重显在年轻时曾跟随当时的名僧学习佛法,后来游历四方,参访各地的高僧大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戴着礼帽登上纱帽山,穿上白色的麻布长袍,远远望去,山顶孤独地矗立在那里,离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手中拿着一把七尺长的霜前的竹子,挥舞着它,仿佛能划破天空和云朵,不让它们飞得太高。
去完善
释义
1. 纱帽山:形容山的形状像古代文人的纱帽。这里借指诗人和麻居士活动的地点。 2. 仪白苎袍:仪态高雅,穿着白色的苎麻制成的袍子。这里用来形容麻居士的儒雅形象。 3. 孤顶:山顶的意思,在这里也象征诗人和麻居士的精神领袖地位。 4. 吾曹:我们这些人,即诗人自己与麻居士等人。 5. 七尺霜前竹:用竹子比喻自己的品性和操守。七尺,喻指人的身躯。霜前竹,意为经霜不凋的竹子,象征着坚韧的品质。 6. 天云:天空中的云朵,在这里比喻那些阻挡人们前进的困难和诱惑。 7. 放高:让云朵飘得更高更远,这里比喻要勇往直前,不被困难和诱惑所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麻居士分别时的场景。诗人以纱帽山和白苎袍作为比喻,表达了对麻居士的敬仰之情。“远披孤顶近吾曹”则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感慨。诗人通过“携来七尺霜前竹,划断天云不放高”这一句,暗示了麻居士的才情和豪情壮志。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麻居士》是唐代高僧释重显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9世纪,即唐朝的中晚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诗歌的文化背景是一个更为多元和包容的社会环境,佛教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诗人的身份也不再局限于士人阶层,像释重显这样的僧人也可以参与到文学的创作中来。 在释重显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段内,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曲折。他从幼年起就出家为僧,游历四方,致力于弘扬佛法。然而,他的命运并不平静,他曾多次受到迫害,甚至被流放。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努力寻求佛法的真谛。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同一时间段内,唐王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腐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释重显作为一位关心民众疾苦的僧人,他以诗歌表达了对民众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关切。此外,当时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佛教、道教、儒家等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互相影响,这也为释重显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多元的文化视野。 总的来说,《送麻居士》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时代,诗人释重显以他的智慧和勇气,通过诗歌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的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