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晏相公西园雪后栽梅三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晏相公西园雪后栽梅三首 其二
才看如粟吐花床,已想江南万里香。 小缀柔枝得残雪,密催繁艳喜晴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号颍阳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韩亿是北宋名臣,母亲为宋仁宗皇后之妹。 韩维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京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初见这景象如同小小的粟米在花海中绽放,让人想象起江南那连绵万里的芳香之地。 细细观赏,那些轻柔的枝条上还留着残雪的痕迹,而阳光明媚的天气则催促着繁花盛开,一片热闹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晏相公:指晏殊,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2. 西园:晏殊的园林别墅之一。 3. 如粟:比喻梅花初开时的形态,像小米一样小巧可爱。 4. 花床:指花卉生长的土地或容器。 5. 江南:这里指长江以南地区,泛指南方各地。 6. 小缀:稍稍点缀。 7. 柔枝:柔软的枝条,这里指梅花的嫩枝。 8. 残雪:指未完全融化的积雪。 9. 密催:密集地催促。 10. 繁艳:指繁茂的花朵。 11. 晴阳:晴朗的阳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晏相公西园雪后栽梅三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句“才看如粟吐花床”,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初开时的景象。诗人以“如粟”来形容梅花的初绽,形象地展现了梅花娇嫩、可爱的特点。而“吐花床”则暗示了梅花开放的地点,使得画面更加具体。 次句“已想江南万里香”,通过想象的手法,将梅花的香气延伸至千里之外的江南地区。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一句还巧妙地呼应了前一句,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完整。 接下来的“小缀柔枝得残雪,密催繁艳喜晴阳”,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枝干和花朵,进一步展现梅花的美丽。“小缀柔枝得残雪”,通过“残雪”这一元素,为梅花增添了些许寒意,同时也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而“密催繁艳喜晴阳”,则表现了梅花在阳光照耀下的繁荣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欣赏和对自然的赞美。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晏相公西园雪后栽梅三首 其二》的作者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韩维。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0年左右,即宋仁宗庆历八年左右。在这一年间,诗人韩维曾先后担任右司谏、知制诰等职务,并在政治生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官场的名利地位,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始终如一。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时期,史称“仁宗盛治”。在这个背景下,文人墨客们普遍关注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将诗歌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韩维也不例外,他在《晏相公西园雪后栽梅三首》等作品中,以梅花为载体,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