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象之同孔宁极游石桥且简宁极
春风杖藜客,同到石桥边。
引袖披云木,携樽俯涧泉。
岩花聊采摘,野器不雕镌。
俯仰元和内,熙恬太古前。
草心柔可绾,蒲叶密于编。
涧麀来窥坐,沙鸥不改眠。
蒙蒙桃李雨,幂幂薜萝烟。
舞类雩祠日,吟非楚泽年。
鱼跳闻急管,鸟语似幺弦。
紫翠羞薇蕨,清香袭蕙荃。
乱流时揭厉,微迳巧萦穿。
德义心诚服,山林性所便。
敢令然诺负,直以事为牵。
圯下履终跪,溱边裳且褰。
春醪可益酿,况有帛戋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拂的时节,我手持拐杖,与你一同来到石桥旁。
展开衣袖遮挡那繁茂的枝叶,带着酒樽靠近山涧清泉。
随意采摘些岩石上的小花,野外的器具不需雕琢。
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心满意足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祥和宁静。
嫩草的心柔软得可以系住,蒲叶紧密得犹如编织物一般。
涧鹿好奇地靠近观察我们,沙鸥安然地在岸边睡觉。
濛濛细雨洒在桃李上,密密的薜萝弥漫着烟雾。
舞蹈起来就像在祈求雨的祭典之日,吟唱起来仿佛置身于楚泽之地。
鱼儿跃出水面像是听到激烈的音乐,鸟儿的叫声似乎像婉转的弦乐。
紫色的野薇与翠色的蕨类植物相映成趣,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
时而跨过乱流的险滩,蜿蜒的小径巧妙地引导我们前行。
我内心深深地敬佩你的品德和道义,山林里的生活让我感到舒适和自在。
不敢让诺言落空,只是受事情所累。
我在桥下始终保持着敬意,河边洗衣也要坚守自己的承诺。
春光下的美酒值得多加酿造,何况还有贵重的丝织品。
去完善
释义
春风:春天的风。杖藜:拄着手杖,藜是一种植物,可以用来制作手杖。同到:一同来到。石桥:用石头建造的桥梁。引袖:展开衣袖。披:拨开。云木:高大的树木。携樽:带着酒器。俯:低头看。涧泉:山涧中的泉水。岩花:山岩上的花朵。聊:随意。采摘:摘取。野器:乡村用具。雕镌:雕刻琢磨。俯仰:形容时间短暂。元和:指万物和谐。熙恬:平静宁静。太古:远古时代。草心:草的种子。柔可绾:柔软的可以弯曲。蒲叶:菖蒲的叶子。密于编:密集如同编织物。涧麀:山涧边的鹿。窥坐:偷偷观察人们坐着的地方。沙鸥:沙滩上的鸥鸟。不改眠:不改变睡觉的习惯。蒙蒙:细雨的样子。桃李雨:落在桃树和李树上的雨。幂幂:茂盛的样子。薜萝烟:薜荔和女萝的香气。舞类:舞蹈类似于。雩祠日:在祭祀的场所跳舞的日子。吟非:不是吟咏诗歌。楚泽年:在楚国的水泽地区生活。鱼跳:鱼儿跃出水面。急管:急促的音乐。鸟语:鸟儿啼鸣的声音。幺弦:弦乐器的最细弦。紫翠:紫色和翠绿色。羞:表示谦逊的语气,意为不敢与……相比。薇蕨:蕨菜和紫薇菜。清香:清淡的香气。袭:扑来。蕙荃:香草名。乱流:杂乱的流水。揭厉:在水流中艰难行进。微迳:小径。巧萦穿:巧妙地迂回穿过。德义:道德与正义。心诚服:心里真诚地服从。山林性所便:在山林中生活符合我的性格。敢令:不敢让。然诺:诺言。直以:只是因为。事为牵:被事情牵绊。圯下履终跪:张良帮助老人拾履的故事。溱边裳且褰:孔子在溱水河边演奏瑟歌的故事。春醪:春天酿造的酒。益酿:增加酿造。帛戋戋:形容丝绸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和象之同孔宁极游石桥且简宁极”,作者韩维描绘了与友人游览石桥的情景。整首诗充满了恬静、幽雅的氛围,通过细致的环境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日里的愉悦心情。首联点明了出游的季节,并介绍了同行的友人;颔联通过对登山杖、酒樽等具体事物的描绘展现出行途的艰辛与乐趣;颈联和尾联则分别描述了岩花的美丽、山鸟的喧闹以及山间清新的空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和象之同孔宁极游石桥且简宁极》是北宋诗人韩维的作品。它创作于公元1059年前后,即北宋仁宗嘉祐年间。在这段时间里,韩维以其雄浑的文采和深沉的哲理思考闻名于世。
在诗歌创作时期,韩维正值中年,生活相对稳定。他曾任尚书省都官员外郎,后升任右司谏。然而,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却矛盾重重,内部社会矛盾尖锐,外部面临辽和西夏的威胁。这种背景下,韩维以儒家的民本思想为核心,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安危,力图改变现实困境。
在他的诗歌中,韩维通过与友人的共同游览,表达了对家乡风物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描绘了石桥的美景,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同时,诗歌还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挂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这些内容交织在一起,使得《和象之同孔宁极游石桥且简宁极》成为了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