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州除夜寄福清刘九兄
腊月牂牁三十日,相思觅句上谯楼。
遥知今夜柴炉会,说我无家更远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腊月的最后一天,我在思念中寻找诗句登上高楼。我知道在这个晚上,遥远的家乡正在举行柴炉宴会,谈论着我远离家园的远行。
去完善
释义
1. 融州:古地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
2. 福清:今福建省福州市下辖县级市,古代称为福唐;
3. 刘九兄:作者的朋友,排行第九,故称“刘九兄”;
4. 牂牁:古县名,位于今贵州省福泉市,是当时南方的边远地区;
5. 谯楼:城门上的瞭望楼或警钟楼;
6. 柴炉会:用木柴生火的炉火聚会;
7. 无家:指没有固定的居所,漂泊不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思念之情和漂泊之感的中国古代诗词。作者陈藻在融州(今广西柳州市)的除夕之夜,因思念远方的友人而登上城楼寻觅诗句。他想象着此时在福清的刘九兄也正在欢度除夕夜,心中不禁感叹自己离家千里,飘泊异乡。诗人以“柴炉会”比喻家乡的团聚之乐,表达了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深切眷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在异地过年的孤独和对故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融州除夜寄福清刘九兄》是南宋诗人陈藻的一首抒怀诗。此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公元1195-1200年),陈藻当时在广西融州任知州。
在这个时期,陈藻历经宦海浮沉,曾任国子祭酒、国子司业等职。他在官场上的经历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当时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大片土地沦陷于金人手中,政治腐朽,民生疾苦。这些时代背景都为陈藻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除夕之夜思念远方亲友的心情,表达了他们对团圆和亲情的渴望。诗句中的“九兄”指的是陈藻的好友刘九,二人因战乱分隔两地,无法共度佳节。诗中通过对节日气氛的渲染和对故乡景色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