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七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偈颂七首 其二
芭蕉闻雷开,耳在什么处。 葵花随日转,眼在什么处。 若还眼耳分明,透出千门万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听到雷声时香蕉叶打开,你的耳朵在哪里?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你的眼睛在哪里?如果你的视觉和听觉很清晰,你可以透过千家万户。
去完善
释义
1. "芭蕉":草本植物,常绿大型多年生草本,叶广披针形,形似一把大扇子。 2. "雷开":因芭蕉叶很大,所以人们常常用它来比喻事物或世界之大。 3. "耳在什么处":这句意味着即使听觉再敏锐,也无法听到大的范围之外的声音,这里是以芭蕉喻天地之广大。 4. "葵花":向日葵,别名向阳花,因为它的花盘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 5. "随日转":指向日葵随着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方向而转动。 6. "若还":如果还能的意思。 7. "眼耳分明":视觉和听觉都清晰明辨。 8. "透出千门万户":比喻看清事物的真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芭蕉和葵花为喻,借自然的物态变化,来阐述一个深刻的生命哲学命题:个体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芭蕉闻雷开”暗示了生命的偶然性与未知性,而“葵花随日转”则表达了生命对阳光的必然向往。两句诗形象地展示出自然界的无常以及生命之于外界的依赖关系。 而后半句诗人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通过询问“耳在什么处”“眼在什么处”进一步思考个体感知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是在引导读者去反思我们的身体感官如何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深入探索。 最后,“若还眼耳分明,透出千门万户。”是诗人给我们的启示,意味着只有当我们深刻地理解并掌握自身的感官能力,才能穿透纷繁复杂的世界,洞察事物的本质。这首诗既揭示了世界的多元性、变动不居,也鼓励我们勇敢地去发现、理解和领悟这个世界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