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二十七首 其九

标题包含
颂古二十七首 其九
未曾拈出定盘星,多少行家怨不平。 待得权衡地就手,方知斤两自分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拈:这里指拈出鉴定事物的标准或准则。 2. 定盘星:秤砣或称锤,起平衡作用的砝码,比喻鉴定事物的准则或标准。 3. 行家:内行人,专家。 4. 怨不平:抱怨不公平。 5. 权衡:权是秤锤,衡是秤杆,这里指判断事物轻重、价值的标准。 6. 地就手:地势适宜、顺手。 7. 斤两:重量单位,比喻事物的分量、重要性。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定盘星”为喻,描绘了世间的纷争与不平。诗人用“拈出”一词表达人们对公正、公平的渴望。“行家怨不平”则形象地展现了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在面对不公时的无奈和抱怨。 然而,诗人并没有让这种情绪继续蔓延,而是笔锋一转,告诉人们在等待公正到来之时,我们要学会自省,增强自我判断能力,才能知道孰轻孰重,分辨善恶。这里的“方知斤两自分明”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面对困境,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冷静应对,而不是盲目跟从他人的意见或愤世嫉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二十七首 其九》是唐代诗僧释昙贲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在唐朝时期,佛教文化在中国盛行,许多文人士大夫都信仰佛教并参与其中,成为诗僧或文僧。释昙贲就是其中的一位著名诗僧,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禅意和哲理为主,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示。 释昙贲生活在唐玄宗时期,这是唐朝的鼎盛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在这个时期,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如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佛教因此得到了广泛传播。 释昙贲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并不明朗,但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游历过许多地方,结交了许多朋友,对人生的感悟颇为深刻。他的这首《颂古二十七首 其九》,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