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标题包含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 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 遶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 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 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 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 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 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 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 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花儿层层叠加,争相斗艳,映照得围栏一片辉煌。清晨的阳光里,她们姿态娇美;傍晚的烟雾中,她们色彩绚烂。刚刚还在惊讶美丽的晚霞如影随形,转眼又以为是烛光从灯笼里溢了出来。花儿的美丽让人惊叹于大地的热烈,换位而坐似乎能感到花瓣的颜色。花儿繁多且鲜艳,香味弥漫数丛。这样的景象,既不像织就的绸缎那样规整,也不像染料染色那般单一。娇嫩的花朵害怕被路人看到损伤,新鲜的容颜担心太阳把她融化。晨露中的她如同仙子一般柔美,春天的花朵一样烂漫。尽情欣赏和赞美,静下来思考美好事物的存在。客人来了却无心迎接,黄莺为她留恋而诉说无尽的话语。世间万物无法与她相比,即使千金也难以换取。如今很难再有如此美景,即使有也是在仙境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收到,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注释: 1. 王郎中:指当时的一位名叫王郎中的官员。 2. 牡丹:一种花名,被誉为“国色天香”,是中国的传统名花。 3. 葩叠萼相重:形容牡丹花的花瓣繁多,层层叠叠。葩,花瓣;萼,花萼,即花瓣下面的部分。 4. 烧栏:指阳光照射下的栏杆。 5. 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描写牡丹花的美丽姿态,白天阳光下和傍晚的烟气中都显得非常迷人。 6.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形容牡丹花的色彩鲜艳,像晚霞一样照在台阶上,又像蜡烛从笼子里放出光芒。 7. 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描述人们在观赏牡丹花时,绕着花坛行走,感觉自己似乎置身于一片红色的世界。 8. 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形容牡丹花开得繁盛,香气浓郁,散发出阵阵芬芳。 9. 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比较牡丹花与丝绸、茜草色的不同,强调牡丹花的独特之美。 10. 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担心娇嫩的花朵被人看多了会受损,又怕鲜艳的色泽被阳光烤焦。 11. 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形容牡丹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柔美,在春风中显得更加烂漫。 12. 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意指尽情欣赏牡丹花可以使人心情愉悦,闲暇时吟咏赞美牡丹的诗篇,也是对美好景色的怀念。 13. 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描绘客人来了又走,自己因为沉醉于牡丹的美景而不愿意离开,黄莺鸟也留恋这里的美景而鸣叫不已。 14. 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意指牡丹花的美是无价的,世间的任何珍宝都无法与之相比,即使花费千金也无法买到这种美景。 15. 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表示这样的美景如今很难再看到,就算能看到,也只有在神仙居住的地方才能见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和王郎中召看牡丹”为题,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娇艳和动人之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赞赏和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首联“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描述了牡丹花的形态和颜色,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视觉震撼。诗人用“烧栏”来形容牡丹花的璀璨夺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颔联“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描绘了牡丹花在不同时间的美态。早晨,牡丹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傍晚,它在烟雾中更显迷人。这两句诗展现了牡丹花一日之中的变化之美。 颈联“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进一步描绘了牡丹花的艳丽。诗人用“霞临砌”和“烛出笼”来比喻牡丹花的色彩斑斓,形象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颔联“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则从侧面反映了牡丹花的美丽。当人们在牡丹花旁绕行时,地面仿佛被染红了;当人们移坐到牡丹花前时,身上的衣服也仿佛沾染了它的红色。这说明牡丹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接下来,诗人通过“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和“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两联,分别描绘了牡丹花的繁多花朵和浓郁香气。这使得读者更加感受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魅力。 尾联“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则揭示了牡丹花的珍贵。牡丹花如此美丽,以至于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与之相比;即使花费千金,也无法买到它。这既是对牡丹花的赞美,也是对牡丹花高贵品质的肯定。 最后,诗人以“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结尾,表示牡丹花的美丽和珍贵,即使在仙境也很难再找到。这不仅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这首古诗是唐朝著名诗人姚合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在这个时期,姚合的仕途较为顺利,曾任过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等职位,因此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上层社会人士,这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这个时期,唐朝虽然经过了安史之乱的重创,但仍在逐步恢复元气。长安作为当时的首都,依然繁华热闹。而牡丹作为一种名贵的花卉,被视为富贵人家的象征,因此在当时非常受欢迎。 在诗中,姚合通过对王郎中家中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风貌。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姚合独特的诗风和艺术才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