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林叔全秩满归四明

标题包含
送林叔全秩满归四明
三年绝境兴谁同,鸡叫桑巅犬巷中。 但欲户庭多暇日,不将鞭朴奏肤公。 相期霄汉抟风翮,每见灯花缀玉虫。 此去逢人台阁上,丁宁莫道止斋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度过了三年的艰难时光,与谁分享喜悦呢?鸡鸣狗吠交织在桑树之巅和巷弄之间。 我只求家中生活平静,没有繁重的工作压力。 期待着我们共同振翅飞翔的那一天,就像看见美丽的灯火点缀夜空。 现在我要离开这里,去了高高的朝堂之上,请别人不要提及我是你的老师。
去完善
释义
1. 绝境:这里指僻远的地方,形容诗人与林叔全共同奋斗的处境。 2. 鸡叫桑巅犬巷中:描述了乡村清晨的景象,用鸡鸣、狗吠表现乡间的宁静气氛。 3. 但欲:只希望,表达对林叔全的期许。 4. 户庭:家庭内室,代指家庭生活。 5. 暇日:闲暇时光,意指清闲的时光。 6. 不将鞭朴:没有动用严厉的刑法之意。 7. 肤公:皮肉之苦。 8. 相期霄汉抟风翮:期待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9. 每见灯花缀玉虫:形容灯火如玉石般璀璨夺目。 10. 丁宁:叮嘱,嘱咐。 11. 莫道:不要说。 12. 止斋翁:作者自指,因作者字止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傅良送别友人林叔全的告别诗。首联以“绝境”、“鸡叫”、“犬巷”等描绘出山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现了诗人在林叔全陪伴下的生活乐趣。颔联表达了诗人向往闲适的生活,不愿过于追求名利的心境。颈联则借风翮和玉虫比喻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及共同志向。尾联祝愿友人赴任顺利,期待他在新的环境中保持自我,不要忘记曾经的友谊。整首诗情感真挚,抒发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深深感慨和对友人的美好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林叔全秩满归四明》是南宋诗人陈傅良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孝宗年间(公元1163-1189年),正值南宋初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 在这首诗中,陈傅良表达了对好友林叔全即将结束任职、回到家乡四明的依依惜别之情。在林叔全的任期内,两人可能因为志趣相投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共同度过的岁月里,或许有过共享诗书、谈古论今的美好时光,也有过共议国事、忧国忧民的共鸣时刻。 作为南宋诗人,陈傅良生活在宋朝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当时,科举制度已经发展成熟,文人墨客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为国家治理献言献策。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傅良和林叔全或许都是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他们也深知朝廷内部的矛盾纷争,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抱有深深的忧虑。 在林叔全即将卸任之际,陈傅良为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情谊的诗篇。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表达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以及共同承担国家责任的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