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遥想故乡的兄弟们此刻正在登高远眺,他们身上都佩戴着茱萸,却唯独少了我一个人。

去完善
释义
茱萸:一种香草,古人认为可以避邪;登高:重阳节传统习俗

去完善
赏析
开篇直抒胸臆,以"独"字领起全诗,突出了孤独之感。"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人之常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后两句运用想象手法,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重阳登高图。通过"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画面,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以小见大,把个人的思乡之情融入到传统的节日氛围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重阳节这一天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26年,此时正值唐玄宗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
在这一年里,王维二十出头,刚刚离开家乡,来到长安谋求功名。面对繁华的都市,他既兴奋又有些许担忧。九月九日这天,重阳佳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他却孤身一人在这陌生的城市里,倍感思念之情。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个时代,唐代处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过渡阶段,国力强大,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文人墨客有了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为社会上层的选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年轻人纷纷离家赴京赶考,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而王维也不例外,他在这一年离开了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