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岩桂落英

标题包含
岩桂落英
净扫庭阶衬落英,西风吹恨入蓬瀛。 人从紫麝囊中过,马踏黄金屑上行。 眠醉不须铺锦褥,研香还解作珠缨。 宫娥未许填沟壑,收拾流酥浸玉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华岳,字子西,号翠微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义士。他生于公元1109年,卒于公元1138年,浙江青田人。 华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关心国家大事。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金兵入侵中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清扫台阶时飘落下花瓣儿,晚风将怨恨带入远方的仙境。 人们穿过散发着紫麝香的香囊,马蹄踏上金黄色的粉末前进。 睡梦中不需铺设华丽的被褥,研磨香料可做成珍珠般的丝带。 宫女们不需要踏入深渊,只消用融化的雪水浸泡白玉杯就好。
去完善
释义
1. 岩桂:即桂花的一种,因为多生于岩石间,所以有此别名。 2. 落英:指落花。这里特指桂花的花。 3. 衬:衬托的意思。 4. 蓬瀛:蓬莱与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两座仙山。 5. 紫麝囊:一种香囊,其中装的是紫麝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6. 马踏黄金屑上行:形容骑着马在满是金色花瓣的道路上前行。 7. 研香:研磨香料。 8. 珠缨:像珍珠般闪耀的丝线。 9. 宫娥:宫中的美女,这里指的是宫廷中的侍女们。 10. 沟壑:低洼的地方,这里指代废宅或荒野等地方。 11. 收拾流酥浸玉罂:把剩下的桂花收集起来,浸泡在玉石制成的容器中。 整首词描绘了宫中的人们对于即将凋落的桂花的惋惜和珍惜之情。
去完善
赏析
《岩桂落英》是一首描绘桂花飘落的诗。诗人以精细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桂花的美丽、香气以及人们对于它的喜爱之情。在诗人眼中,桂花飘落好似一场美丽的盛宴,那金黄的花瓣宛如金子般闪闪发光,让人陶醉其中。 诗的首联“净扫庭阶衬落英,西风吹恨入蓬瀛”,写出了桂花的飘落之美。诗人用“净扫庭阶”来强调院落环境的洁净,衬托出桂花花瓣的美丽。而“西风吹恨入蓬瀛”则表现了诗人对桂花飘落的感叹,寓意着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颔联“人从紫麝囊中过,马踏黄金屑上行”,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在桂花飘落时的活动。紫麝囊是一种香囊,这里用来形容人们身上带着桂花的香气;而马踏黄金屑则形象地描绘了马儿走过洒满桂花的地面。这两句诗表现了人们对桂花的喜爱,以及在桂花飘落的时刻所感受到的快乐。 颈联“眠醉不须铺锦褥,研香还解作珠缨”,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赞美。诗人认为,即使是在醉梦中,也不必铺上华丽的锦褥,因为桂花本身就已经足够美丽。研香则表示桂花的香气浓郁,可以使人陶醉其中;珠缨则象征桂花的美丽。 尾联“宫娥未许填沟壑,收拾流酥浸玉罂”,表现了诗人对桂花的珍视。诗人认为,如此美丽的桂花不应该被浪费,应该将它收集起来,制成美酒或糕点。这里,诗人用“宫娥”来形容桂花的高贵,同时也表达了对桂花美好未来的期望。 总之,《岩桂落英》是一首充满美感和感慨的诗,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现了桂花的美丽和人们的喜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岩桂落英》是南宋著名诗人华岳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13世纪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元三国鼎立的格局。华岳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不满当时腐败的官场而放弃功名,转而关注国家大事。他的诗歌作品主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间疾苦和国家的动荡不安。 在《岩桂落英》这首诗中,华岳以岩桂落英为象征,表达了国家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之情。同时,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对朝廷无能、官僚腐败的愤怒,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南宋末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以及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人生经历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