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
诗人浪作水仙歌,我欲题诗为止哦。
采石浊流浑彻底,夜涛安得见嫦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诗人挥墨书写水仙之歌,我愿和诗与之唱和。
浑浊的长江水中流淌着古老的传说,夜晚的波涛怎能看到那美丽的嫦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采石:地名,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边的采石矶。采石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之一,有许多传说和遗迹。
2. 华岳:南宋末年的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号翠微,台州(今浙江临海)人。
3. 水仙歌:指描写水仙花的诗歌。此处可能是指描绘采石矶景色的诗歌。
4. 题诗:写诗,这里指的是创作诗歌。
5. 止哦:停止吟咏。这里可能表示诗人想要用诗歌来表达采石矶的美景。
6. 浊流:浑浊的河水。这里可能是指采石矶附近的江水。
7. 安得:如何能。
8. 夜涛:夜晚的波涛。
9. 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希望能够看到像月亮一样清澈美丽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采石的古诗,诗人以水仙歌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于采石的独特见解和感慨。在诗歌中,诗人以“采石浊流浑彻底”的形象描绘了采石的景象,表达了其对采石深邃、宽广的认识;同时以“夜涛安得见嫦娥”的想象,引发出人们对于神秘、美好的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体现出作者对采石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石》是南宋著名诗人华岳创作的一首描绘采石矶山水景色的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世纪初至12世纪末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代,华岳正经历着人生的起伏跌宕。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他才华横溢,却因性格刚直、直言不讳而屡遭迫害。他曾两度入狱,甚至被贬谪到边陲地区。然而,正是这些波折坎坷的经历,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更多的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
在华岳生活的时代,正值金兵南侵,宋室偏安江南的历史背景下。在这个时期,国家的分裂和社会的动荡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困境。因此,华岳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采石》这首诗以采石矶的山光水色为背景,通过对“晓岚”、“夜雨”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情感。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