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苦之中无以遣闷更题新竹别献五章幸赐披览 其三
荜为扉阖槿为藩,不似公家地尽宽。
阶下才容数片席,窗前也种十余竿。
蜗牛舍畔幽丛小,行马门中翠影寒。
应似鹪鹩与鹏鸟,一枝层汉各心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将门闩换成柴扉,以木槿当篱笆,这家里的空间狭小无比。
台阶下勉强能放下几张餐垫,窗前种着十多根竹子。
房檐下只够蜗牛爬行的角落显得格外幽静,而高大的树木则使门前的空地显得阴冷。
就像是燕子和凤凰,各自在树枝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安乐窝。
去完善
释义
1. "筚为扉阖槿为藩":这里李至以"筚"(破旧的竹席)作为门户,"槿"(木槿,一种易生速长的植物)作为篱笆,比喻自己家境的简朴和生活的清贫。
2. "不似公家地尽宽":这里“公家”指的是朝廷或权贵之家,李至通过对比自家的简陋和他们家的宽敞,表达出他清心寡欲的心态和对世间贫富差距的看法。
3. "阶下才容数片席":意思是家中的台阶下只能放下几片垫席。形容家庭狭窄的空间。
4. "窗前也种十余竿":在窗户前面种下了十多根竹子,描绘自己住宅环境的清雅。
5. "蜗牛舍畔幽丛小":这句是说,房屋周围杂草丛生,小的像蜗牛的家一样。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融入以及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
6. "行马门中翠影寒":"行马门"指的是乡野间的小径,“翠影寒”则描绘了翠竹在小径上的倒影所带来的静谧和寒冷之感。
7. "应似鹪鹩与鹏鸟,一枝层汉各心安":这两句用了两个寓言性的动物,"鹪鹩"是一种小型鸟类,善于在枝头筑巢,象征平凡人追求安定的生活;而"鹏鸟"是大鹏展翅的象征,代表志向远大的人。诗人用这两个意象,进一步表达了淡泊明志,安心守己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