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岂有涓埃补盛明,强扶衰病厕豪英。
夜窗灯火青相对,晓镜髭须白几茎。
年去年来还似梦,江南江北若为情。
石田茅舍君家近,借与林泉送此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哪里能做些什么来辅佐盛世,勉强支撑虚弱的身体挤入英才之列。夜幕降临时,窗外灯火通明,黎明时镜子里的胡须已变白了几根。年复一年过得恍如梦境,江南江北的情景又该如何诉说。那石田和茅屋离你家很近,请赐给我一片山林泉水以共度余生。
去完善
释义
1. 涓埃:形容微小的事物,这里指微薄的才能。
2. 盛明:比喻国家繁荣昌盛的时代。
3. 强扶:勉强支撑。
4. 衰病:体弱多病的人,这里是作者的自嘲。
5. 豪英:英雄豪杰。
6. 夜窗:夜晚的窗户,这里指读书的房间。
7. 青相对:灯火的映照下显得宁静而美好。
8. 晓镜:清晨的镜子。
9. 髭须:胡须。
10. 年去年来:年复一年。
11. 江南江北:泛指大江南北的地区。
12. 若为情:难以表达的情感。
13. 石田茅舍:乡村的简陋住所。
14. 林泉:山水风光。
去完善
赏析
《秋夜》是金朝诗人吴激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个人际遇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痛惜之情,以及对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恢复的讽刺和忧虑。
首联“岂有涓埃补盛明,强扶衰病厕豪英”,表达了诗人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力回天的无奈心情。颔联“夜窗灯火青相对,晓镜髭须白几茎”,通过夜景和白发等细节,展示了诗人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现状。
颈联“年去年来还似梦,江南江北若为情”,感慨时光荏苒,世事如梦,江南江北的百姓仍然生活在战乱之中,令人痛心。尾联“石田茅舍君家近,借与林泉送此生”,则寄寓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过一种平静生活的愿望。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以个人的遭遇映射出国家的命运,展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是金代词人吴激创作的一首古词。据史书记载,这首词大致创作于公元1127年左右,这一时期正处于金朝兴起,而北宋灭亡的历史剧变期。
在此时期,吴激曾作为战俘被金国俘虏至北方,尽管受到金国的礼遇,但身处异乡的境况仍使他深感漂泊不定,生活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秋夜》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方面中原地区的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金朝也逐渐接受并融合汉文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吴激在词作中既展示了金朝的自然风貌,也融入了北宋的文化元素,从而使这首词成为了跨越两个朝代、融汇两种文化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