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高三之桂林

标题包含
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描绘边疆风光、表现戍边将士英勇豪放的精神风貌而著称,被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出生于京兆(今陕西西安),家境贫寒。他年轻时曾漫游...查看更多
空山新雨芽芽君
去完善

译文
请您在潇湘江边留下共饮的夜晚,此后漂泊的旅程和梦境漫长。山岭上的梅花在雪中暗自绽放,等到归来之时依然能够闻到桂花的香气。
空山新雨芽芽君
去完善
释义
【潇湘】: 指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岭上梅花】: 指五岭一带的梅花。【侵雪暗】: 形容梅花的颜色在雪景中显得更为鲜明。【归时还拂桂花香】: 意指回到五岭地区的时候还会闻到桂花的香气。
空山新雨芽芽君
去完善
赏析
《送高三之桂林》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句中的“留君夜饮对潇湘”表明诗人与即将远行的朋友在临别前共度一宵,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惜和不舍。 第二句“从此归舟客梦长”意味着友人离去后,诗人将沉浸在长久的思念之中。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通过“客梦长”的形象描述,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无尽的思念。 第三句“岭上梅花侵雪暗”以冬季寒冷的景象为背景,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苍茫之感。这里的梅花象征着友情的高洁,而“侵雪暗”则暗示了友谊的坚贞不屈。 最后一句“归时还拂桂花香”是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希望他在旅途中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桂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句诗表达了对友人一路顺风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渴望重逢的心情。
空山新雨芽芽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高三之桂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创作于盛唐时期,时值公元746年。 在这一年中,由于皇帝的赏识和朋友的举荐,王昌龄获得了一个试任县尉的机会,这个职位虽然官阶不高,但却可以让他的诗歌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然而,他却在这个关键时刻遭受了谗言诽谤,被贬为龙标司马,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 在同时间段的历史背景下,大唐盛世已进入巅峰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文人墨客们活跃于各个领域,追求个性的发挥和创新,于是许多独具特色的诗歌应运而生。这些诗人们不仅关注自己的生活体验,也常常将笔触伸向社会现实和国民心态,从而揭示出时代的脉络和社会的风貌。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王昌龄以笔为剑,以诗歌为武器,借送别友人高三之桂林的契机,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国事的关注。他以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山如画的画卷,以此来寄托自己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望。
空山新雨芽芽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