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 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战马奔入深山密林,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去完善
释义
烽:烽火,古代用以报警的烟火信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壮阔的边塞画卷。开篇两句“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战争氛围的描写,展现出边疆地势的险峻与战事的频繁。后两句“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则将视角转向具体的戍边场景,刻画了士兵们高度警觉的状态以及战场环境的复杂与危险。整首诗笔力雄健,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也流露出对戍边将士坚韧精神的赞颂。诗中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景物与行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情感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王昌龄壮年从军之时。当时大唐与西域诸国时有边境纷争,诗人亲身参与了西北边塞的戍边生活。玉门关一带山峦叠嶂,烽火连绵,正是诗人驻守之地。在这样的环境下,王昌龄目睹将士们艰苦的戍边生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壮阔,遂写下这组《从军行》绝句。此为第七首,描绘了边塞险要的地势和戍边战士的艰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