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一
中兴将相上凌烟,社稷元功孰敢先。
万物生春持斗柄,六龙回驭取虞渊。
中书方记汾阳考,南国俄乘范蠡船。
却向园林新栋宇,聊将胜事继前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时代的中高层领导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辉煌的印记,他们的伟大贡献在国家建设中举足轻重。
春日到来,万物复苏,大家共同协作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变迁,领导者们引领国家前进的方向。
我们应该学习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如中书令、汾阳王那样的公忠体国、才智出众之人,同时像古代南方的智士范蠡那样机敏、担当。
在新时代的繁荣景象中,我们要创造更多美好的事物,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光荣传统。
去完善
释义
1. 中兴:指由衰乱恢复兴盛的朝代或时期,这里指的是南宋时期。
2. 上凌烟:指登上凌烟阁接受封赏。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楼阁。
3. 社稷:古代指国家,"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以"社稷"代指国家。
4. 元功:首功,最重要的功绩。
5. 六龙回驭:指太阳从地平线升起,这里借喻皇帝重新执政。
6. 虞渊:传说中日落的地方,这里借喻皇帝晚年隐居。
7. 中书:中国古代官职名,主管文书。
8. 汾阳考:指唐代名将郭子仪,他因平叛有功被封为汾阳王。
9. 南国:指南方地区。
10. 范蠡船: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泛舟江湖的故事。
11. 园林:花园,此处借指居所。
12. 新栋宇:新的房屋建筑。
13. 胜事:美好的事情。
14. 前贤:指前面的贤人,这里是作者自谦之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吕颐浩的作品。诗歌以“中兴将相”开篇,赞美了吕颐浩在国家复兴过程中的杰出贡献。接下来,诗人通过对“万物生春”、“六龙回驭”的描绘,表达了国家逐渐繁荣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吕颐浩在政治上的卓越成就。紧接着,诗人提到了吕颐浩的中书省任职经历以及他与范蠡的共同点,再次强调了他的政治才能和为国为民的精神。最后,诗人通过“却向园林新栋宇”、“聊将胜事继前贤”两句,表达了对吕颐浩退休后仍关注国家和人民生活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充沛,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吕颐浩的高度赞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一》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胡舜陟于宋孝宗年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赞颂了时任丞相的吕颐浩的功绩和人格魅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诗人胡舜陟的背景。他出生于1140年,成长于南宋时期的江南地区。当时的江南地区受到金国的侵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胡舜陟立志投身于抗金事业,成为了一名文臣武将。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得到了宋高宗和宋孝宗的认可,历任尚书省左司郎中、监察御史等职。
其次,我们要了解吕颐浩的历史背景。吕颐浩是南宋初年的名臣,曾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即丞相一职。他在靖康之役后,与南宋朝廷一道南渡,致力于抗金事业。由于他的卓越表现,被尊为“吕丞相”。晚年时,吕颐浩辞官回乡,在家乡建造了一座名为“退老堂”的宅邸,以示自己退隐之志。
在了解了胡舜陟和吕颐浩的背景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当时,胡舜陟正在担任监察御史,对吕颐浩的人品和功绩十分敬佩。在得知吕颐浩退休后,胡舜陟特意来到他的家乡拜访,并为其写了一组诗篇,其中包括这首《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一》。在这首诗中,胡舜陟通过对吕颐浩的赞美,表达了对抗金事业的坚定决心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