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静江府枕流亭
平生壮志在燕然,投老南征示息肩。
鼷鼠发机端可笑,暂休戎马弄潺浮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一直以来都有远大的抱负,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现在年纪已大,但我的心依然壮志凌云。我想放下一切,去南方找一处地方安享晚年。我曾经发起过一次小规模的攻击,却以失败告终,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和惭愧。现在我打算暂时放下战事,过上平静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题静江府枕流亭》注释:
1. 燕然: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这里用燕然代指边塞战场。
2. 投老:到老年。
3. 南征:向南征战,这里指从北方边疆回到南方。
4. 息肩:停止承担重任。
5. 鼷鼠发机:鼷鼠是老鼠的一种,这里用来比喻战争中的小冲突或小规模战斗。
6. 可笑:此处指战争的无意义和荒谬。
7. 暂休戎马:暂时停止军事活动。
8. 潺浮夸:形容水声轻轻而模糊,这里是形容战争的暂时平静。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题静江府枕流亭》中,作者胡舜陟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与壮志宏图。首句“平生壮志在燕然”传达出诗人立志报国的豪情壮志。燕然是古代边疆地区的一个地名,象征着国家边境,这里暗示着诗人期望镇守边疆,保卫祖国的决心。第二句“投老南征示息肩”则是表达诗人在南征的过程中放缓脚步、暂作休息的意愿。颔联“鼷鼠发机端可笑,暂休戎马弄潺浮夸”则描绘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嘲讽。其中,“鼷鼠发机端可笑”形象地刻画了战争如同鼷鼠般渺小和无谓,流露出诗人对战乱的鄙视;而“暂休戎马弄潺浮夸”则透露出诗人在战争中寻得短暂宁静的愿望,通过枕流亭这一意象,表现诗人渴望忘却战争的忧虑,享受暂时的宁静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诗歌既有豪放激昂的壮志豪情,又有深沉婉转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胡舜陟作为文人墨客的风骨和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静江府枕流亭》是南宋诗人胡舜陟在任职静江府(今广西桂林)期间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枕流亭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致为公元1160年至1279年之间。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南宋对峙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尽管如此,诗人在任职期间仍然保持了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投入到地方治理和建设中。
胡舜陟在南宋时期的仕宦生涯颇为波折。他曾担任过郡守、尚书郎等职务,但因得罪权臣秦桧而被贬谪。在担任静江府通判时,他积极治理地方,兴修水利,发展经济,受到百姓的爱戴。然而,因与秦桧的对立,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南宋文人普遍具有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的精神品质。他们一方面积极投身于治国安邦的事业,另一方面又渴望远离尘嚣,过上宁静的生活。这种矛盾的心态在胡舜陟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