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太常韩博士寄献留台吴侍郎之作
药匕蠲疴去近班,主台西邑借余闲。
梢云翠色凌霜罢,巢阁仙姿瑞世还。
秋沼萦心林下水,晓楼供目雨余山。
更逢酬唱俱清润,冰玉相辉戚苑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草药能治愈疾病,使我远离疾病困扰;闲暇时在主台上看看远处的景色。
乌云和翠色在寒冷的天气里显得格外分明,仙子的仪态如同雨后初晴般的美好。
秋雨过后,我的心被树林下的水池所吸引,早晨的雨后天晴,我更欣赏那如画的山水。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互相交流诗歌,品味其中的清爽与滋润,仿佛冰与玉相互辉映,使我们感到无比的幸福。
去完善
释义
1. 药匕:古代的一种舀药的器具。
2. 蠲疴:祛病。
3. 近班:靠近上层社会。
4. 西邑:指距离城市较远的地区。
5. 梢云:轻云。
6. 凌霜:抵抗寒冷的环境。
7. 巢阁:阁名。
8. 仙姿:形容美好的姿态。
9. 瑞世:为世间带来祥瑞。
10. 秋沼:秋天的池塘。
11. 萦心:牵挂在心。
12. 晓楼:早晨的楼宇。
13. 供目:欣赏风景。
14. 雨余山:雨后初晴的山景。
15. 更逢:再次遇到。
16. 酬唱:诗歌唱和。
17. 冰玉相辉:比喻品德高洁的人相互映衬。
18. 戚苑:亲属聚居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吴侍郎的敬仰之情。首联描绘了吴侍郎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依然关心百姓疾苦,为民众解忧的情景;颔联则通过“凌霜罢”和“瑞世还”两个生动的意象,赞美了吴侍郎的高尚品质与非凡才能;颈联通过描绘秋天池塘中的水和林间的美景,表达了对吴侍郎的敬仰之情;尾联则通过对比自己和吴侍郎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谦逊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和太常韩博士寄献留台吴侍郎之作》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56年前后,正值北宋仁宗年间。
在这一时期,宋庠个人遭遇较为曲折。他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初试高中状元,但因被指为“权臣”王钦若的弟子而遭贬黜。此后,宋庠在地方为官,颇有政绩。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他在一次朝廷选拔官员的考试中未能脱颖而出,仕途受到严重影响。直到后来,他才得以重新受到重用,担任了太常寺博士一职。
此时,北宋朝政内外矛盾交织,民间疾苦频发,科举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面对这种现实,诗人在此诗中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正直廉洁的官员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