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望

标题包含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骑马来到郊外极目远眺,眼前日渐萧条的景象令人倍感凄凉。
去完善
释义
迟暮:指晚年;涓埃:比喻微小的贡献。
去完善
赏析
开篇描绘了一幅开阔而又苍凉的画面:西山积雪皑皑,三城戍守森严,清江蜿蜒流淌,万里桥横跨其上。这既是实景描写,又暗含了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接着由景入情,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自身漂泊的孤寂。“海内”一联情感真挚,道尽离乱之痛。 下半部分转向内心独白,表达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悲愤。“惟将”两句直抒胸臆,展现出诗人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的痛苦心境。结尾处再次回到现实,“跨马”一句将视野拉远,以萧瑟的景象收束全诗,余味悠长。 整首诗情景交融,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诗人将个人遭遇与家国命运紧密结合,既展现了时代的苦难,也彰显了士人的情怀,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彼时杜甫已至人生的暮年阶段。他长期漂泊在外,历经安史之乱等诸多动荡与艰辛,亲历山河破碎、百姓流离的痛苦。此时他寓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生活虽稍得安定,但目睹战乱后的萧条景象,内心依旧充满忧思。此诗便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于野外远望之时感怀身世、思念亲人、忧国忧民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