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朝赋归来好 其八
归来好,饮食起居随晏早。
闲身乐得未龙钟,东阡西陌寻芳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来吧,好好享受日常生活,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早早起床。清闲的日子让人保持年轻活力,在田间的小路上寻找春天的气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朝:指朝廷。
2. 赋:此处为动词,意指离开。
3. 归来好:指回到故乡生活很好。
4. 晏早:早晚作息规律。
5. 闲身:指无官职在身的自由身份。
6. 龙钟:形容人老态的样子。
7. 东阡西陌:东边田头与西边的小路,代指田野乡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出朝赋归来好 其八》是宋代诗人徐经孙的作品,描绘了归隐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象。诗中通过描述诗人归来后的日常饮食起居,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的心境。“闲身乐得未龙钟”一句表达了诗人不受世俗束缚,乐于过清静自在生活的态度。最后一句“东阡西陌寻芳草”则描绘了诗人漫步在田间小路上,欣赏着春天的美景的画面。整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享受自然宁静的田园生活,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出朝赋归来好 其八》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具体时间为公元1247年。此时正值国家动乱之际,蒙古帝国对南宋的侵略愈演愈烈,而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在这一背景下,诗人徐经孙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
徐经孙在当时是一位颇有才学的官员,他历任多地知州,颇有政绩。然而,在国家危难之时,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充分施展。因此,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自己未能为国家分忧解难的遗憾,以及对未来国家命运的担忧。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民众疾苦。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人民生活困苦,流离失所,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民众的同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总的来说,《出朝赋归来好 其八》这首诗是在南宋末年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自己高尚的政治情操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