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暮行江上

标题包含
暮行江上
江天诗眼阔,沙岸暮扶藜。 风怒来帆卸,林昏宿鸟迷。 问鱼前港有,沽酒小童携。 夜客留同饮,添杯翦韭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边天空广阔如诗,沙岸上傍晚时分我拄着藜杖漫步。 狂风怒吼时帆船只得靠岸停泊,黄昏中林间的鸟儿找不到归宿。 向船夫打听前方的港口是否有鱼出售,一个小孩儿手里提着刚买的酒回来。 夜晚到来的客人我们一起留宿饮酒,再加个杯子剪些韭菜下酒。
去完善
释义
1. "江天":指江水和天空的结合处,这里形容诗人所处的环境开阔。 2. "诗眼":作诗的灵感来源。 3. "沙岸":沙滩沿岸。 4. "暮扶藜":黄昏时分诗人扶着藜杖。 5. "风怒":狂风肆虐。 6. "来帆":驶来的帆船。 7. "宿鸟":夜间栖息的鸟类。 8. "问鱼":询问附近是否有钓鱼的地方。 9. "前港":前面的港口。 10. "沽酒":买酒。 11. "小童":年幼的孩子。 12. "同饮":一起饮酒。 13. "添杯":斟满酒杯。 14. "翦韭":割韭菜。 15. "畦":划分田地的田间小路。
去完善
赏析
《暮行江上》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描绘江上行旅的诗作。诗中,作者以开阔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暮色中的江天景色和沙岸风光。从诗题来看,本诗描写了诗人暮色时分行走于江边的所见所闻。首联“江天诗眼阔,沙岸暮扶藜”,意为在宽阔的江天背景下,诗人用他的诗歌之眼观察着世界,此时的沙岸上,夜幕即将降临,诗人手持藜杖缓缓前行。颔联“风怒来帆卸,林昏宿鸟迷”,风吹浪涌,江上的船帆被迫卸下;林间昏暗,归巢的鸟儿迷失了方向。颈联“问鱼前港有,沽酒小童携”,诗人询问前方港口是否有卖鱼的摊贩,同时有小童带着美酒前来。尾联“夜客留同饮,添杯翦韭畦”,诗人在江边留连忘返,与夜客一起饮酒畅谈,将杯中之酒满上,剪切韭菜作为下酒菜。全诗通过对暮色江景、风帆、林木、渔市及沽酒小童等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暮行江上》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正值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的时期。 赵汝鐩在当时是一位壮志难酬的士人,他进士及第后,曾历任县丞、郡守等地方官职。然而,由于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赵汝鐩虽然文才出众,却始终未能得到更高的职位。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烈的愤懑和不平之感。 在诗作《暮行江上》中,赵汝鐩通过对江水、夕阳、白鹭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感慨。同时,他还通过描写渔舟唱晚、江风吹拂的景象,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和现实的深深忧虑。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南宋社会的复杂矛盾和人民的困苦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